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在一群所谓的“精英”的奔走呼号下,他们打造的一个说法也流行了起来:制造业是低智商、低层次的人干的,其结果是费力,而好处全被别人拿走;真正高智慧、高层次的人是从事金融业,打赢金融战争。
《货币战争》中就多次提到这个观点,他们会举出种种数据,说明中国从事制造业是多么地“亏”。
就经济发展战略乃至人们的价值导向而言,再没有比这种说法更误国误民的了。
从历史数据看,我国制造业比重从2011年起不断下降,2011年,我国制造业比重为32.06%,而到了2020年,已降至26.18%。还好,在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为31.4万亿元,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这是时隔多年后终于实现正增长。
制造业比重下降是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存在过早、过快的问题。越南、印度、东盟,乃至以后可能崛起的一些非洲国家,都是中国制造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威胁,只是各国体量不同,这种威胁的大小有区别而已。
至于中美关税战,只是把这种威胁提前了几年。特别是考虑到咱们国家行将发生的高速老龄化,中国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步消失。新一代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搞生产,老一代农民工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所以,中国体量依然很大的进出口加工产业,受到东南亚国家的挤压也是肉眼可见的。
跟美欧日韩澳加等发达国家竞争高科技、竞争创新、竞争金融、会计、法务等服务业,是必然要面对的现实。只是目前日益严格的、无处不在的管制,对创新其实是扼杀大于倡导的。但是中国终究会向高新技术和服务社会靠拢。现在中国的大型企业已经迈出了这一步:比如华为、小米、百度、阿里,甚至美团、京东等等都在开始搞研发了,都在往高科技服务方向砸钱了。
所以中国以后也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是说中国以后最赚钱的,不是开工厂,不是搞加工,也不是生产制造。而是金融、法律、医生、咨询、养老、旅游、文娱、影音、财务、通讯、教育、计算机、设计、大数据、家政等等与服务相关的行业。
中国也会向精英社会过渡。让你的孩子报考相关的专业,并且深入学习与研究,必然会搭上中国经济的新一轮顺风车。
只是,做事要分工,未来科技服务业赚钱不假,但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不可能都挤在一二线大城市一样!不仅仅要发展,还需要保“民生”!要不然前线打的火热,没有后方支援,战争可能很快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