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商发布消息,5月19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国际物品编码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签署三方声明,在浙江率先建设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lobal Migration to 2D,以下简称GM2D)示范区。“浙食链”将成为首个推广应用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三方签署联合声明

据悉,迁移计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

1

2022年实现50%在产食品企业50%产品实体赋码;

2

2023年完成80%在产食品企业全品种实体赋码;

3

2025年,基本实现我省食品行业商品编码由一维条形码向二维码的过渡迁移,完成全链条使用、二维码仓储物流存储、读取结算功能的改造,逐步推进商品二维码应用到食品外的其他快消品领域,将浙江打造成为GM2D全球示范先行区。

推广二维码>条形码

商品条形码是每件商品的“身份证”,由国际物品编码组织赋予,目前,全球通用的是一维条码。

但由于一维条码只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存在数据容量较小、空间利用率较低、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等不足之处。

相比之下,二维码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储信息,不仅贮存数据量大、保密性高,即使损污50%仍可读取完整信息。2020年底,国际物品编码组织便提出GM2D全球性倡议,希望2027年前,全球范围内实现从商品一维条码向二维码的过渡迁移。

浙江“结缘”二维码已久,先试先行

从1992年杭州解百成为中国首个POS系统结算的商场,到2015年以阿里巴巴为首的40多家大型电商企业发出应用商品条码联合倡议,浙江在条码研究与应用领域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取得过许多里程碑式的突破。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敏锐地意识到二维码在食品安全追溯以及物品编码领域的巨大价值,在全国率先运用二维码打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研究制定二维码的编码规则、标准和技术方案。

广为浙江人熟知的“浙食链”便是因此应运而生,这个扫一扫就能查看食品各类生产信息的应用,首创性提出源头治理、溯源管控、信息共享、社会共治、交易结算等“一码、一体、一链”综合集成新模式,得到国际编码组织称之为“惊喜”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原有一维条码技术广泛应用所产生的路径依赖等技术原因,目前为止,二维条码在全球范围内尚无实质性、大范围落地应用。国际物品编码组织迫切期望通过区域性、系统性的试点,推动GM2D破冰前进,浙江在此时脱颖而出。

经过多轮磋商,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国际物品编码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达成合作共识,签署联合声明,将浙江打造成为GM2D全球首个示范区。

未来二维码=全球统一标准!

“功能更强大、更灵活的二维码不仅可以展示商品信息,更可以打开连接贸易的大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主席米格尔·洛佩拉介绍,消费者可扫描二维码链接到产品营销网页,只需“哔”一声就完成结算;二维码也可以提醒收银员或消费者所扫描的产品是否已经过期。为了便于全世界每个人都可以使用,需要建立全球统一的二维码实施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于2020年底提出的全球性倡议,旨在推动2027年前全球范围内实现从一维码向二维码的过渡迁移,引领各领域全面实现商品二维码的识读解析等功能,达到行业间数据信息互联。目前,已经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该计划。

来源 | 综合自新华社、浙江日报等

责编 | 电商发布 方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