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的校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上海的光华大学(Kwang Hua University)。从光华大学到西南财经大学的近百年历史,光华中华经世济民,知行合一孜孜以求是大学一贯传承的理念。秉持这两条互相辉映的大学学术精神,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推出光华社会学文库,以守百年之光荣传统。同时,力求社会学研究的创新,这个努力包含文库专著在中与西、理论与实证、学术与应用等方面的贡献。
这套丛书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师的博士论文而成,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等专业的话题,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又有扎实的实证研究和丰富的文献梳理。本篇为大家推荐丛书中的7本书籍,内容涵盖了青少年心理发展、城市儿童学业成就、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人际信任、从众心理、老年人口劳动参与以及适婚人口初婚风险问题研究。
1
老有所为:
中国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行为
徐茅娣 著
2022年3月/99.00元
ISBN 978-7-5201-9877-6
内容简介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老年人口劳动参与行为对于老年人自身、老年人所在家庭以及社会资源分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老年人劳动参与行为进行了存量与流量相结合的动态展示,并对老年人生命历程中的完整工作史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老年人晚年劳动参与的因素。结果表明,社会与政策情境是造成老年人劳动参与行为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尊重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主观意愿和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才能使“老有所为”这一愿景得以实现。
全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一:中国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的截面分析
第五章 实证结果二:中国老年人口劳动退出的动态分析
第六章 实证结果三:中国老年人口工作史的回溯分析
第七章 实证结果四:影响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的因素
第八章 实证结果五:影响老年人口劳动退出的因素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2
“剩男”“剩女”:
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
孙炜红 著
2022年3月/89.00元
ISBN 978-7-5201-9716-8
内容简介
“剩男”现象并非现代中国所特有,而“剩女”群体的存在则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果说明清时期“剩男”群体的存在是由于男女性别比失衡,那么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剩男”和“剩女”现象共存的事实就让人颇为费解。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究我国适婚人口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从个体层次理解“剩男”与“剩女”现象。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对策,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毕竟,农村“光棍”危机和城市“剩女”问题不仅事关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也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全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四章 初婚市场中适婚人口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初婚市场中适婚人口是否存在婚姻挤压
第六章 适婚人口婚姻挤压水平
第七章 适婚人口初婚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3
从众心理与亲社会行为
魏真瑜 著
2020年12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01-7384-1
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文化提倡并鼓励亲社会行为。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侧重于探究个体的内部动机,对于诱发亲社会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关注较少。人的行为并非仅由自身的价值观或态度决定,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处于群体之中的个体,常迫于群体的压力,或是出于习得适应的目的,而产生从众行为。本书聚焦于从众心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别从理论背景、行为研究、神经机制以及个体差异四个角度,对亲社会从众行为进行分析与讨论。
全书目录
第一篇 研究背景
第二篇 博弈中的亲社会从众行为研究
第三篇 亲社会从众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
第四篇 亲社会从众行为的个体差异研究
第五篇 研究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4
亲子、同伴依恋和中学生心理素质
潘彦谷 著
2020年11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01-7386-5
内容简介
亲子、同伴依恋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青少年心理素质综合反映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水平。心理素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主题,其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构建、功能揭示、机制探讨和教育促进等重要方面,其中机制探讨尤显重要,而且它是现有研究相对薄弱的方面。本书从心理素质形成机制视角出发,基于生物生态学理论,探讨亲子、同伴依恋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系,为揭示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机制提供证据。
全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学生依恋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变量中心视角分析
第三章 初中生依恋与心理素质的关系:个人中心视角分析
第四章 父母个性特征和婚姻质量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第五章 研究8亲子关系干预对初中生亲子、同伴依恋和心理素质的影响
第六章 综合讨论和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5
孟母“择邻”:
中国城市儿童学业成就的邻里效应
蒋和超 著
2020年11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01-7334-6
内容简介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4年的少儿(6~16周岁)样本,本书评估了社区环境对中国城市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环境对被调查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影响,社区环境越好,其字词成绩和数学成绩就越好。社区环境对被调查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还存在群体异质性和集聚效应,社区环境是与学校环境同等重要的环境因素,邻里选择是社区环境影响被调查儿童学业成就的中介变量。本书还从社会政策层面探讨了减少城市空间分异、消除社区环境异质性、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可能途径。
全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三章 社区环境与学业成就:空间维度的邻里效应
第四章 社区环境与学业成就:邻里效应的群体异质性
第五章 社区环境与学业成就:时间维度的邻里效应
第六章 学校效应:邻里效应的替代物?
第七章 邻里选择对城市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6
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张琼文 著
2020年11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01-7337-7
内容简介
本书借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城乡社区治理”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总体效率与影响因素以及项目效率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不仅从实证层面对我国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问题进行了回应,也为解决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问题、提升城乡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全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理论基础及评价模型
第三章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
第五章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7
人际信任论
胡俞 著
2020年11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01-7237-0
内容简介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存在于一切社会交往活动,它既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稳定与持久关系的基石,又是社会运行的润滑剂及社会整合的重要因素。本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吸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于人际信任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笔者长期以来的思考和理论设想,一是从词源学的角度,解构了人际信任的概念,并提出了新的人际信任研究范式,二是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型信任、认同型信任、元信任、制度型信任,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人际信任的分析架构和理论体系,并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实现对人际信任问题研究的突破。
全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人际信任的解构与重构
上篇 特殊性人际信任
第三章 认知型信任
第四章 认同型信任
下篇 普遍性人际信任
第五章 元信任
第六章 制度型信任
第七章 结语:迈向多元与综合的人际信任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张思莹
编辑:王 雪
审校:柳 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