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当药品卖 3万多人受骗中老年人需警惕保健品骗局

当前,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中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获取信息不畅、维权及法律意识较低、渴望身体健康的特点,利用电信网络平台,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推送虚假成功案例等手段,编织保健品、食品疗效好于药品的诈骗骗局,花样百出,让老年人防不胜防,不仅骗取了他们的钱财,甚至有时会延误他们的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5月20日,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一伙涉及21人的犯罪集团因从事保健品诈骗,骗取3万多名中老年人共计1.23亿元,主犯何某某被法院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2016年以来,被告人何某某的“万家购集团”在安徽省合肥市设置作案场所,针对患有女性疾病群体和患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中老年“三高”疾病群体实施诈骗活动。

该犯罪集团策划部负责制作软文、虚假聊天记录等广告,针对不同群体宣传其所销售的产品比西药更健康、治疗效果更好。销售人员不懂医学知识,招聘进入集团经过“话术”培训后,使用微信冒充医生助理、健康管理中心老师等,以“女性健康管理中心”“化糖研究中心”“元德堂中医门诊部”等名义,使用“话术”对中老年等特殊群体进行虚假诊治,虚构其保健品、食品的疗效,取得患者信任,采取“下危机”的方法,诱使他们以数倍于成本的价格购买产品。诈骗得款用于广告推广、产品采购、销售人员工资、业绩提成、作案场所租赁、作案工具购买等。

2017年3月份以来,该犯罪集团诈骗数额共计1.23亿元,仅被骗的中老年人就有3万多人。

民权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徐怀钦告诉记者,近些年,打着养生保健幌子的骗局常有发生,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宣称这些保健品“包治百病”,吃了能够“延年益寿”,许多老年人为此被骗光大半辈子积蓄,却换来一堆没用的瓶瓶罐罐。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朋友要提高反诈意识,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药品,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以防陷入骗局。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展现司法保障在推进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有力手段,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警示作用,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努力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徐怀钦说。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