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失眠族”,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的失眠和现实环境或生理疾病有关。

大部分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就像我的来访者郭先生,他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先生说自己的睡眠太差了,因为人到中年,工作压力大,不敢出错,害怕失业。

生存的压力让他每天都很焦虑,要时刻盯着手机,生怕错过客户的重要电话或更改订单的消息。即使睡觉,也不敢把手机放得太远,更不敢静音,手机响了就得马上拿起来,每次睡得提心吊胆的,一点也不踏实,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自己只能搬到客厅睡。

日子长了,就形成一种习惯,每隔一会儿就要打开手机看看,即使手机没响,也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看一眼。白天工作时是这样,晚上也是这样,睡一会儿,醒一会儿,再睡,再醒。

郭先生形容自己像是冲上了高速的汽车,不敢放慢速度,更不敢停下来歇一歇。

他说:“人到中年,身不由己。以前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身在其中,才体会到其中的滋味,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日子总得要过下去,咬牙也得坚持啊,我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焦虑感,让我能睡得好一点,不要时时刻刻这么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45岁到55岁,是人生最累的阶段,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孩子还未成年,父母的身体却小毛病不断,中年人肩上的压力不言自明。

像郭先生这样的失眠族,生活中还有很多,并不是个例。

对家庭有责任感,想通过努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这种努力已经严重影响了睡眠和健康,就应该及时按下暂停键。

每天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再好的身体也会出现问题,而身体一旦垮掉了,其他的一切可能就和我们再无关系了……

所以,意识到问题,及时调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拥有深度好睡眠,和郭先生一样的“失眠族”首先要丢掉这3样东西。

第一,丢掉必须这样的束缚。

李宏夫老师在《情绪自救》中写道:人生没有必须这样,应该那样的标准,我只要遵守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感觉累了,就好好休息,谁规定下班后还要时时抱着手机,回复消息的呢?连睡觉时也不能放松?

把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划清界限,可能回消息不及时,会让我们失去一些订单或客户,但是,失去的这些换来了好睡眠,换来了健康,还是划算的。工作只是几十年,而健康是一辈子的事情,年轻时透支生命换钱,百病缠身时,再多的钱不一定能换回健康。

第二,丢掉不必要的应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应酬占去了我们大部分的休息时间,让我们无法和家人共享美好的周末。

工作上的应酬,尽量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完成,把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还给自己,陪家人一起吃饭,陪孩子一起游戏。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一张一驰,文武之道。

第三,丢掉不必要的攀比。

很多人的压力来自攀比,别人买的新车比自己的好,为了不丢面子,分期也要换一辆。

同事的孩子上了重点学校,于是,咬牙也要凑出学区房的首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房贷和车贷,我们拼命加班,不敢休息,甚至不敢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绪自救》中说,比较产生自卑。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比较也能产生幸福感。

当我们心有不甘,总想追求更多的东西时,不妨把眼光转个角度,多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一比,我们骑着小毛驴,虽然不如那些骑马的威风,但是和那些用脚走路的人相比,还是轻松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其实刚刚好。

知足者长乐,长乐者无忧,无忧者安心,心安了自然可以拥有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