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产娇男,一边三线弹得稳,小姐胎胎产麒麟。眉毛扯得弯月样,状元榜眼探花郎。”在中国民间婚俗中,女孩子在出嫁之前,必须要经历一辈子唯一一次的“开脸”。

开脸”的民俗起源于何时何地,已无法考证,自从唐代到近代的千年中,一直被华夏民族沿用。新娘在上轿之前,都要请一位相貌标致且多子女的妇人(有些地方则是由子孙满堂、人缘好、德高寿高的老年妇女)给新娘“开脸”。整个开脸的过程,有一系列严格的规矩和作业流程。首先是坐向,“开脸”必须是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大忌东西坐向,并且要选择在隐秘的闺房。先给新娘脸上扑上一层香粉,再用热毛巾捂一会,然后用红色的双线,变化成有三个头的线阵,两手各拉一个头,线在两手间绷直,另一个线头用嘴咬住、拉开,成“十”字架的形状。只需双手上下动作,双线便有分有合。两线贴近姑娘的脸面,扯开、合拢三下、绞掉脸上的汗毛,脸上所呈现的三根线,因此又叫“弹三线”。就这样反复在脸上绞汗毛,“开脸”结束再将辫子散开,在后脑壳上挽成发髻,并插上簪子及各种饰品。

新娘被“开脸”之后,不得随意走动,一切都由替她“开脸”的妇人张罗,为新娘罩上遮脸的红帕或红绉纱,系上青裙,穿上青衣与红鞋,直至花轿。这是所有出嫁的姑娘必经的仪式,一辈子只有一次。经过“开脸”的姑娘,形象瞬时改观,脸面皮肤变白了,发型也变了,标志着姑娘时代的结束。未“开脸”的女子,只是“毛丫头”。当然,民俗中的“开脸”绝非只是区分女性是否婚嫁这么简单,也绝非看作古代的美容这么肤浅。其根本的意义是女性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转运和寄托着对新生活的憧憬。

相传南岳衡山脚下有两个屋场,分别是杨家湾和李家塘。两个屋场的人矛盾久远,老死不得往来。在唐代,这两个屋场各出了一个秀才,杨家湾的秀才叫杨仁义,李家塘的秀才叫李智信。一次,两位秀才同赴省城乡试,成了好友。他们合议要消除两个屋场的争斗,所以结拜为异姓兄弟,并约定,以后成婚生了孩子后,如果孩子是异性,要结为夫妻,同性则即结为兄弟或姐妹。

乡试中,二人都榜上有名,成为各自屋场中的第一位举人,显然在各自的屋场中成了最有话语权的人。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化解了两个屋场的矛盾,开始了和睦相处新面貌。不久,两个举人都结了婚,有意思的是各自的夫人都怀孕了。

十个月后,两位夫人同日生下一男一女。杨夫人生的是女,起名碧玉;李夫人生的是男,起名元亨。按照预约,两家立即为碧玉和元亨“合八字”,并正式“定庚”,确定了这对美妙的娃娃亲。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后,碧玉突然得了一场大病,经过名医治愈后,小碧玉落得满脸疤痕,丑陋异常。开始,杨仁义一家还想隐瞒,不让李智信知道女儿变丑之事。可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智信听到风声后,亲自到杨家去一探虚实。幸好杨仁义得知此讯,将女儿藏起,找了一个与女儿年岁相当,长得十分秀气的肖女孩冒充为碧玉。李智信一见儿媳妇十分俊俏,以为别人错传了消息,才放心的回去了。

转眼间,元亨和碧玉的婚期快到了,杨仁义一想到女儿的丑陋容颜就要被识破,不由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李智信发现自己骗了他,必然会十分恼怒,不但会影响同李智信家的关系,弄不好还会使两个屋场再起争斗。因此,他整天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一天,他中午小憩,忽然见观音菩萨前来对他说“不要着急,女大十八变,你的女儿到婆家后会变得十分好看的。不过,脸上的汗毛……”他在睡梦中发出大笑声,家人闻声赶来,他正伏案而睡,笑声不断。

大家将他喊醒,问他为何发笑,他便将此梦如实以告。家人听后,断定这是观音菩萨托梦于他,不如就按照梦中观音菩萨所讲的方法将碧玉脸上汗毛扯去,说不定会真的管用呢。于是,在碧玉出嫁的那一天,杨仁义便请来有福气的年长妇人,为碧玉绞汗毛,然后扑之以香粉、敷之以胭脂,再为她罩上红帕。

花轿抬进李家塘,李家塘的乡亲们把碧玉的花轿拦住,按照规矩,必须有两位厨师“斩草挡煞”后,才能将花轿抬进新郎家中,将花轿置于“天地桌”上,由媒人开锁后,再将花轿抬至地上,由两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扶新娘出轿进人洞房,由新郎用一双红漆筷子拨除碧玉头上的红帕。原来,元亨也曾听人说新娘长得丑陋无比,尽管他父亲否定了这一传闻,但他心中毕竟不踏实。现在见新娘如此美貌,真是喜出望外,成就了一对郎才女貌的百年好合。

从此以后,新娘出嫁都要仿效碧玉绞汗毛“开脸”,并相沿成习。今天虽然不再有“开脸”习俗,但出嫁前的美容妆扮依然非常重要,关系到新娘出嫁后的运势和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