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媒体相关报道,5月23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

包含全球商贸咽喉要道,占全球经济体量三分之一以上

包含全球商贸咽喉要道,占全球经济体量三分之一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太”概念在澳大利亚、美国、印度等国的学界和政界被广泛使用,尽管作为地缘概念的存在已早有时日,但真正被广泛使用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印太的重要性体现在人口数量、区域位置以及经济体量上,占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包括东北亚、东南亚以及资源丰富的中东和非洲,还包含了世界上几个全球商贸咽喉要道,此外还占有全球经济体量三分之一以上。

据有关分析称,“印太”所强调的是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针对中印经济崛起及其带来的海上贸易,使印度洋、太平洋海上通道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从全球的经贸层面去分析“印太经济框架”,可以对与经贸息息相关的国际物流企业的战略布局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印太经济框架未涉及关税和放宽市场准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前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和美联储正在积极解决压在政府肩上的高通胀这一首要问题。在通胀急升推动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超8%之际,拜登表示正在考虑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关税,以此推动美国商品价格回落。

而在此次的宣布正式启动的“印太经济框架中”(IPEF),未涉及关税和放宽市场准入等事项。而是在声明中重点阐述了IPEF侧重的四个关键支柱:互联互通的经济(贸易)、有韧性的经济(供应链)、清洁的经济(清洁能源)和公平的经济(反腐败)。以期与东南亚国家逐一达成共识。

在IPEF初始成员国中,所包含的国家中并没有中国。东盟10国中除了中国缅甸、老挝、柬埔寨不参加外,其他7国均有参加。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表示,IPEF为亚洲国家在上述重要事项上提供了“一个中国之外的替代选项”。

印太经济框架重点可能在重构供应链

印太经济框架重点可能在重构供应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世界上的供应链分工的演变历程来看,经历了全球化、逆全球化、再到全球多个区域一体化的历程,也构成了不同区域的经济体。

IPEF 中13个国家合计共占全球GDP的40%,而RCEP中的国家合计共占全球GDP的29.3%。两个经济体都包含了许多东南亚国家,很难不令人联想在经贸上,《印太经济框架》(IPEF)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对标和争夺市场的嫌疑,也是一次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又一次“重拳出击”。

即使美国对我国实施了多年的报复性关税,但如今我国依然持有美国进口的最大份额。

从东南亚制造业回流,许多工厂不断从中国转移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对国内部分制造业有部分替代作用和一定的冲击等方方面面,依稀可以看出,美国进口商正在努力拓展越南、印度和巴西等国的供应链,在全球内重构供应链,实现采购多样化,力图和中国脱钩。这也和《印太经济框架》(IPEF)中提到的互联互通的经济(贸易)、有韧性的经济(供应链)两个关键支柱不谋而合。

国际物流:在不确定性中坚守少有的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太经济框架》(IPEF)虽然在定位上还模糊不清,但背后的企图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从这些讯息中,我们可以敏锐地察觉到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疫情、全球通胀,双碳、供应链、数字化可能是未来长时期内的重点关键词。而在全球范围充满不确定性的大框架下,数字化则是少有的确定性,也是应对种种充满变数的外部环境的重要抓手。

国际贸易的形式已向“数字贸易”演变推进,在数字经济不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已经上升为政策导向的高度。在全球未来可能面临的贸易阻隔、物流不畅中,数字化将会极大地发挥出消除信息壁垒的重要优势。

已经具备成熟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展现出过人的应变速度。运连网集团不断推进数字化变革,梳理企业的流程,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商业模式的重构,打造更专业的行业场景应用,重塑化繁为简的新秩序,创造无延时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系统,满足海量的、碎片化的、实时的、多场景的客户需求;此外改变固有的工作方式 , 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协同管理,实现更复杂的运维管理需求。为客户所需的实际价值护航,实现企业的卓越运营。

国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将成为国际物流行业拥抱数字化的助推器,数字化也将是未来物流企业竞争中的“确定性”。

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是未来不可逆的根本方向,在时代的浪潮中,在不确定性中坚守少有的确定性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在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以抵抗更多外部风险。

声明:部分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