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5月24日举行发布会表示,目前,保山市企业出境实施的中缅农业合作业务取得较大成就,农业合作已成为保山市当前对缅经贸合作的主要内容。

新闻发布会现场,姜永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姜永华摄

保山市与缅甸相邻,口岸通道优势明显,加之缅甸气候和土地资源良好,农产品合作成为中缅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保山市大力引导和支持各企业到境外开展农业合作种植,截至目前,共有24户企业在境外开展农业合作(含经省商务厅核准的10户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企业),其中,仅缅北就有23户。

通过开展农业合作,中缅双方实现了互惠互利。首先是保障了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其次是改善了缅北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缅甸政府的收入。此外,境外罂粟替代种植的实施,吸纳缅北山区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当地居民从事罂粟种植的人员不断减少,罂粟种植面积不断缩减,禁毒除源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在缅北地区开展的农业合作主要集中在克钦邦境内。据保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王云在发布会上介绍,在该邦种植的农产品主要有橡胶、香蕉、柚子、大米、玉米、西瓜、茶叶、火龙果、甘蔗等18个品种,总种植面积约达67万亩。

保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王云,姜永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王云,姜永华摄

当前,中国纳入进口准入目录的缅甸农产品已有龙眼、山竹、红毛丹、荔枝、芒果、西瓜、香瓜、毛叶枣等,但以香蕉种植为主的农产品却除外。

今年4月份,缅甸联邦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进行单独会晤,并共同见证了《缅甸向中国出口香蕉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的换文仪式。根据该议定书,缅甸将有机会向中国市场出口更多香蕉。目前,新增加进口香蕉等农产品准入事项正在等待国家发布公告。

缅甸媒体《THE MIRROR镜报》今年5月份报道称,缅甸芭蕉正式出口中国协议已签署。此外,缅甸相关部门领导在视察克钦邦崴莫镇区善卡村的芭蕉种地时也提醒当地蕉农,注意水果质量系数的达标,出口中国的芭蕉一定要保质保量。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强化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功能,持续推动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为加快推动农产品进出口合作事宜创造了有利条件。【卢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