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平稳运行,一些外资企业向海外转移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独家专访了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
中国经济时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
魏际刚: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要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形成发展的新思维。
首先,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是系统工程,涉及主体多、环节多、运行复杂。产业链供应链不仅是链,而且是网,还是构成体系的基础,这些特点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需要形成相关主体与环节的有效连接、综合协同。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就需要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要有新思维,就是要在主动加强疫情防控条件下,做好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方面工作,使得处在上中下游的产业,大中小企业以及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可以形成守住安全底线、综合协同的系统效应。为此,一是要加强疫情防控,二是要形成系统综合的机制,三是要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从而使得产业链供应链更具有适应性与韧性。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业界人士始终要有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危机意识、合作意识以及提升抗冲击的能力。
其次,大安全需要大协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大安全要形成全社会的大协同。要赢得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双胜利,就要做好统筹谋划,要形成中央与地方、部门之间、地方之间、企业之间、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协同力,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再次,以疫情冲击为契机,全面检视产业链供应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与薄弱环节。产业界要思考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备链、替代、共建生态等保证供应链安全。
中国经济时报:一些外资企业向海外布局,是否会影响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魏际刚:少量外资企业的投资或贸易活动转向其他国家布局,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在全球产业供应体系中的地位,也不会影响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长远竞争力。风物长宜放眼量,外资企业要对中国市场有足够的期待,着眼长远,深度融入到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这对外资企业长远发展是有益的。
多年的实践证明,外资企业选择在中国布局从战略层面上是正确的。外资企业要看到中国抗击疫情政策产生的长远正效应,即为产业与企业营造一个十分安全的市场环境。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中国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将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成本比其他地区更低。中国的市场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未来中国将更加开放包容,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这些对外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中国经济时报:近期一系列扶持政策密集发布,对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魏际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经济全球化的形态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演变成高技术产业与供应链的竞争,因此稳住产业链和供应链就是稳住中国经济的基本盘,稳住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富有创新能力,是关乎中国经济当前和长远的关键所在。
近期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稳定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从不同角度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链、稳链、固链、补链、延链、强链。在这些支持政策下,当前供应链受到疫情较大冲击的情况已得到缓解,整体向好的态势已经显现。要将这些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使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监 制丨王辉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