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为了祭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鄂州市城区及近郊一带,除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俗称“小端午)之外,还有本地在大端午(农历五月十五至十八),以扎制工艺精良的旱龙舟巡游为主要内容的习俗——“放茅船”,以缅怀屈原,祈福平安。如今,该民俗活动虽已渐行渐远,但由此活动引发的文化内涵,作为鄂州子民理应知晓其来龙去脉。(主编 夏阳)

□王义文

谈及“茅船会”,自然就与城区的2处历史地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处是“傩神祠”,另一处是“三闾大夫庙”。

清·光绪《武昌县志》载:“傩神祠在县东,明成化间建,俗名大庙。市民以为祈祷之所。岁于仲夏祭赛,建有石坊。”“傩于仲夏自楚人之吊三闾大夫始也。”“三闾大夫庙在县东北,祀屈原,俗传屈原女寻父至此,故立庙祀之。今三闾大夫庙,在县治小东门外江滨,额题忠洁王庙。”“益阳县有绣英墓。前志云:相传为屈原之女。”清代林芳在他所撰的《重修傩神祠记》中,记述了傩神祠的来由及祭祀活动过程与规模。

《一统志》里对“三闾大夫庙”也有所记载。明正德进士、工部尚书胡松拜祭“三闾大夫庙”后感慨万千,诗曰:“美人何处所,公子未云旋。怅望湘潭水,含凄赋颂篇。孤忠君不寤,太洁世谁怜。只有心如日,悠悠长共悬。”这些典籍资料说明,最迟在明代武昌(今鄂州)县城以东,就有了“傩神祠”和“三闾大夫庙”及祭祀屈原的民俗活动。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本名屈平,字原,湖北秭归人,出生楚国贵族,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地位显要,是楚国的重臣。后因奸臣所害,被楚怀王、襄王两度流放。忧国忧民,悲愤交加之际,诗人抱石投汨罗江而亡。流放期间,屈原曾行吟于鄂渚(今鄂州)樊湖、泽林及城区西山等地,留下了“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的名句。千百年来,他的英灵在鄂州百姓心目中,早已演变成护佑一方的神明,供人顶礼膜拜。

“傩神祠”(即大庙)1949年后多次改建,现已成为新民街小学的校址,培桃育李,为国家输送人才。“三闾大夫庙”则在1954年被洪水冲垮,其遗址也于2010年后建成了美丽的滨江公园,供市民及游人休闲怀古,遥祭忠魂。

古迹虽已无存,但城区当年“大庙扎船迎神,四街巡游祭拜,江边恭送下水,流经巴河兰溪”的“茅船会”盛况,与泽林镇的旱龙舟及梁子湖的“穿花龙舟”等祭祀屈原的民俗活动一样,已成为市民和海外游子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的一丝乡愁。

“茅船会”的来历

相传,春秋末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有一个女儿名叫绣英。她从小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对父亲言听计从、十分崇敬。知道父亲非常喜欢故乡的柑橘,所以每到秋天,她都会从家中的橘园,挑选最好的蜜橘送给父亲尝鲜,平时还以父亲为榜样,写诗作文。因此,屈原对女儿也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

当年,屈原被楚王逐出宫门后,穿芒鞋,拄竹棍,在行吟荆山楚水、体恤民情时,写下了大量爱国诗篇;曾流连于鄂渚,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当他辗转来到汩罗江边时,已是身心疲惫、贫病交加。面对危机四伏的故国和芸芸众生,他无力回天,忧心如焚,只有抱恨自沉汨罗江,以死明志。

噩耗传至家乡,屈原的女儿悲痛欲绝、泪流满面,她哭了三天三夜,粒米未进。昏迷之中,朦朦胧胧感觉到父亲疲惫的身影仿佛来到面前,并语重心长对她嘱咐,自己已与楚国的江河融为一体,报国之心天地可鉴。若要尽孝道,就请替他感谢生前行吟过所有地方的父老乡亲,转达对他们的愧疚之情,只有这样,我才瞑目心安……

屈原的女儿聆听教诲,牢记在心,正欲与父亲相拥之际,突然一阵轻风吹来,恍惚中只见一朵白云载着父亲飘然而去。惊醒之后,屈原的女儿一改柔弱本性,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显得十分沉着刚毅。

她变卖家产,收拾行装,决心沿着父亲当年行吟的路线,一边答谢各地的父老乡亲,一边寻找父亲的遗骨,以自己的孝心,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这一天,她来到屈原“乘鄂渚而反顾”的鄂县城东门外江边,一上岸就看到很多百姓在那里烧纸钱,跪拜三闾大夫的灵位,热泪不由夺眶而出。当人们得知她是屈原的女儿和来意时,蜂拥而上,像对待家人一样,将她接到城里的一座祠堂内安顿下来,以贵宾相待。

访问和答谢梁子、泽林、樊口等地的乡亲以后,屈原女儿的下一站是巴河、兰溪。临行前的一晚,城内很多居民不约而同做了一个祥瑞之梦,梦中,屈原女儿走到哪里,那里的百姓就会子孙繁衍、百业兴旺、万事如意。

梦景一经传开,大家纷纷捐资捐物,在东门的祠堂前造了一条木船。船上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前有龙头,后有凤尾,上层供奉金花圣母、送子娘娘等12神的神像,下层供奉屈原的牌位及其诗文,上下2层均供有各种供品与香烛,还有供歇息的卧间,周围挂上灯笼,插满了彩旗。

一切准备妥当,已到了农历五月十五,再搭台唱上3天大戏,然后由24名壮汉抬着神船街头巡游,所到之处家家摆上香案,燃放鞭炮,迎接神船,虔诚祭拜。这时,还会收到神船送出的纸质金银锞,以示祝福。

巡游完毕,农历五月十八午时,神船下水东行的隆重仪式开始。万民齐聚江滩,请出屈原之女,敲打锣鼓,高奏丝竹,恭送神船东行。神船下水之后,岸上鞭炮不绝于耳,直至船行水天一色之际,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开。下游的巴河、兰溪得到神船将至的信息后,便开始了迎送的接力。

鄂县县城的百姓送走神船,在屈原女儿上岸和东行的江滨,修建了一座三闾大夫庙,以供后人凭吊,并将造船唱戏的祠堂改建成傩神祠,作为今后停放神船、祭祀和唱戏的场所。

千百年来,随着时间推移,神船逐渐由茅船替代,送神船的仪式也演变成“茅船会”。茅船会所放的茅船流到巴河,早已等候于此的民众,纷纷向船上投掷包子,所以巴河有“包子会”的习俗。

到了兰溪,因为长江的流向转南,茅船至此离岸较近,为防止茅船搁浅,守候在岸边的民众就会拿出木棍,一边敲打船体,一边将其推开,好让茅船顺流而下。因此,兰溪就形成了“打船会”的民俗。

本文作者王义文,现年78岁,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员、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鄂州市吴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鄂州市地名学会,鄂州市楹联学会会员等多家文艺社团成员。王义文长期从事地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人文历史文化研究。2021年获得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王义文"民间文艺守望者"荣誉称号,先后参与编辑《洋澜湖志》、《鄂城区地名志》、《吴山楚水话鄂城》、《鄂州市图书馆志》、《鄂州市姓氏文化专刊》等书刊。作品先后荣获鄂州市方言永久存档、鄂州市抗战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其作品收录于《三国文化研究论文集》、《观音阁》、《西山寻梅》、《八屋塆》、《精彩鄂州》、《鄂州市地名典故》、《鄂州市地名故事》、《导游鄂州》等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