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键:越南成功研发非瘟疫苗,大北农的“大事业”,猪企双雄答复问询函,新希望六和的“节粮”目标,......更多行业信息请往下查看哦!

1

越南成功研发非瘟疫苗,免疫力可维持6个月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6月1日在河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越南成功研发出一种有效对抗非洲猪瘟的注射疫苗,目标是成为首个将该疫苗商业化生产和出口的国家。由于目前没有任何国家成功大量生产对抗非洲猪瘟的疫苗,冯德进表示,研究成果对越南是一大机遇,而商业化生产的猪瘟疫苗将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据报道,越南农业部副部长冯德进说:“这是兽医行业的一个里程碑。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可维持六个月,助于保护肉猪生产业和畜牧行业的安全。”报道称,自2019年11月以来,越南农业部与美国专家合作开发非洲猪瘟疫苗,并进行了五次临床试验。冯德进说,疫苗的安全和有效已获得美国农业部属下农业研究局的认可。

2

一年2亿头猪,大北农的“雄心壮志”

大北农集团董事局主席邵根伙在内部会议上做了养猪产业的宏观规划,希望用十年打造5万个农场主,实现年出栏2亿头商品猪。2亿头相当于全国出栏生猪总量的三分之一。

业内人士胡文辉发文称,经求证,大北农的目标是影响2亿头猪。部分自养,大部分通过饲料、种猪、动保、农业互联网等影响。

业内人士王中说,“大北农的大战略首先要筹划好一个问题:和现有发展、饲料销售模式冲突的问题。也就是说,自己不仅要打破,还要尽快重构。否则,冲突是一定的,影响也是一定的。”

有网友认为,未来行业的四大天王是“大北农,牧原,温氏,新希望”,有没有这个可能?

另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大北农集团正式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大北农集团未来十年将开展“龙江十年千亿投资计划”,具体落地项目包括“二中心、一园区、一集群、一基金”,即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大北农(黑河)国际大豆研究中心、黑龙江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大北农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集群、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助推黑龙江打造生物硅谷。

3

天康生物疫苗板块打出组合拳:混改+战投+员工持股

主营动物疫苗、生猪养殖、饲料的天康生物6月1日晚间公告,为加大“科改示范企业”改革力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天康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及员工持股改革工作,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同步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股东、员工持股及国有资本股东,合计总持股不超过总股本的49%。

据了解,天康制药主营兽药研发、生产、销售,设立在苏州,是总部在新疆的天康生物壮大其生物制药板块的重要举措。同时,有利于天康制药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进一步完善天康制药治理结构,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4

猪企双雄牧原、双汇因年度业绩报告遭问询

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是去年少数盈利的上市猪企。2021年,牧原股份净利润利润69.04亿元;同期,双汇发展净利润约48.66亿元。

深交所对于两家企业的问询主要聚焦于:双汇发展采购进口肉的两种定价模式、从国外采购进口肉的原因、在建工程的具体情况等;也获悉了牧原股份目前的货币资金和债务情况、近三年的关联采购情况等。

详情请看:

https://www.feedtrade.com.cn/news/enterprise/2022-06-02/2038979.html

5

”五粮泰“为什么主动撤回A股IPO?

5月25日,饲料行业的安徽五粮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A股IPO,并发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文章。

究其撤回IPO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在原料大幅上涨的今天,五粮泰的生物混合饲料价格在2018-2021年1-6月份持续下降,且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42.18%下降至2021上半年的25.95%,让人产生了是否以牺牲毛利换取营收增长?

二是应五粮液集团诉讼请求,五粮泰拥有的第23366924号“五粮泰”商标在去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无效”。五粮泰随后提起了“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撤销上述裁定”的诉讼,启信宝显示,该诉讼开庭时间为今年2月15日。

三是内部问题频发,有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多次向公司拆借资金,还有筒仓管理员因未及时查看玉米情况及未及时维修损坏设备造成16.6万元损失而闹上法庭,还有五粮泰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等等。

6

新希望六和“节粮专项行动”,5年可节约150万吨粮食

5月31日,饲料龙头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21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供应链经营管理大部负责人彭建华分别从仓储、运输、配方、加工、养殖五个环节介绍了新希望六和的“每年节粮1%的专项行动”。

2021年新希望的饲料销量为2824万吨。如果把这些饲料使用的原料换算成火车皮,大约需要47万车,如果排成一排,总长接近6000公里,可以跨越整个中国。这些原料当中,谷物、豆粕的产出,需要9000万亩耕地,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5%。

其中,运输由散粮发运改为集装箱发运,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由0.1%-0.2%降低到接近0;

加工环节粮食损耗也很大,约5%左右,新希望通过粉碎机升级改造可以降低粮食损耗0.7-1.1%;

此外,新希望在配方采用低蛋白日粮,2021全年降低豆粕使用量3%,节约12万吨豆粕;

最后养殖方面采用优化育种和精准饲喂节粮,2021年新希望出栏998万头生猪,节约20万吨粮食。

新希望将节粮目标定为:每年节约1%的粮食,连续坚持5年,就能累计节约粮食150万吨,对应节约耕地超300万亩。

7

秦英林——创新在传统产业中的狂奔

6月1日,秦英林在深湾会上分享了题为《创新在传统产业中的狂奔》的报告。

他认为养猪业有五大特点:一是投资大、周期长;二是传统,即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成绩差;三是环境差;四是艰难,技术难度大;五是风险大,疫病多。

针对这些挑战和困难,牧原进行了三大方面的创新,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技术创新中,秦总分享了牧原智能化、信息化、数字产业化等,还介绍了牧原首创的无供热猪舍,五针注射;在产品创新方面,介绍了牧原采用轮回杂交育种培育种猪,培育雪花猪肉,低蛋白日粮;在管理创新方面,秦总介绍了人才培育,文化创新、节能减排等。

2022年第23

如果您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或线索,欢迎推荐,我们将甄选刊登!

推荐热线/邮箱:

电 话:010-62985323

邮 箱:market@feedtrad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