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人种与人种、文化与文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元的世界,人类文明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断创新,历史最终将走向何方无人知晓,但每一代人都会带着希望不断向前。作为中国人,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其实从不同国家人民对我们称呼中就可以看窥见一二,比如我们称呼所有的外国人“老外”,但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叫法各有千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曾经也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那就是盛唐时期。那个时候的中国和后来的闭关锁国截然不同,长安街上有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做生意,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邻国日本、韩国都在那个时候受到了不少儒家文化的影响,时至今日,外国的中国文化街都叫“唐人街”,中国人在那个时候被称为“大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绸和瓷器也是在这段时间内走进了西方国家的视野,张骞出使西域将这些很中国的东西带向了世界,今天“中国”英文是“CHINA”,在西方的翻译中就是瓷器的意思,可见在外国人的观念中,东方瓷器带给了他们多大的观念冲击。因为丝绸的缘故,中国人还被成为“赛里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历史向前发展,曾经的大唐盛世不再,国力日渐衰弱,那些有明显而强烈的中国标签的东西逐渐被更加便利实用的西方物件取代,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小。战争爆发,中华大地一片狼藉,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那段时间内,中国人被称为“支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佛教源于印度,但是经过长期和道教文化、儒家文化、老庄哲学的融合,已经逐渐成为了独特且带有中国味的宗教。就连佛教发源地的印度人也对这种神秘古老的东方文化予以认可,他们称呼中国人“摩柯支那”,意为智慧无边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国家像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地方的人将中国人称为“华人”,早年移民到这些国家的人被称为“华裔”。中国人在国外定居生活已经是很常见的事了,外国人现在对中国人也不再是曾经那幅趾高气昂的样子,以前那些不得体的民族标签正在被一代代中国人揭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称呼的变化史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中国国力的强大史,是中国这些年来的进步史。看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称呼而已,但这背后其实是一辈辈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努力拼搏的成果,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拼劲和干劲不是一场战争就可以磨灭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无视如今中国的存在。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