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背景

在云计算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数据中心、通信行业能耗急剧增长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何实现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整个行业乃至政府关注的焦点,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通讯基站来降低功耗和运行成本势在必行,而液冷技术则被寄予厚望。基于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能够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行业、通信行业附加散热能耗,助力企业节能降本、低碳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现状

自研冷却液体,实现技术突破。我省企业突破进口电子氟化液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出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却液,其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成本不到进口冷却液的十分之一。

高精度流场技术,实现高效换热。构建基于多传感融合、AI算法、多层级控制系统、精密流场装置的精细流场,充分发挥冷却液性能,适配市面上主流的风冷服务器,保证冷却液流速与服务器散热需求匹配,实时监测调控,实现高散热性能、低PUE及稳定均匀的散热效果。

采用余热回收,实现能量再利用。传统的风冷技术路径中所产生的热量全部无组织的排放,无法实现能量回收,液冷技术能将数据中心转变为能量转换器角色,提升热能品位,为热量回收创造了前置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精流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用场景

高能耗的数据中心行业。依托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可解决数据中心建设的制冷系统、冷却材料、能源使用效率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将PUE值逼近理论极限1.0值。此外,基于液冷散热系统可构建高效的余热回收系统,实现对液冷数据中心热能90%的高效回收,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高能耗的通信行业。在移动通信网络中,72%的能耗来源于广泛分布的基站,而基站的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比约为56%,其空调系统散热方式存在散热效率低,散热不均、局部过热的现象,无法高密度部署。单相液冷技术可应用在该领域,提升散热效率优势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用成效

突破瓶颈,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在IT设备同样获得1个单位电量的前提下,传统风冷需要1.6个单位的能量耗费,而液冷技术仅需要1.05个单位电量。传统风冷技术由于依托空气导热,很难突破PUE值降至1.4的技术瓶颈。而液冷技术可成功实现将PUE值降至极限的1.05,大幅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模块部署,大幅降低建设成本。一是依托模块化部署,按需投资,压降投资20%;二是通过工厂化预制调试,减少现场部署周期,将部署周期由6个月缩短至1个月;三是采用液冷“集装箱”形式及堆叠体系打造轻量化数据中心,支持露天部署,节约70%建设用地。

浸没保护,大幅降低维护成本。液冷技术运行无噪音、零灰尘,散热效率高,芯片运行温度下降,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减少运维人工成本和故障设备更换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宁波北仑的某100KW室外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