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图式”吗?

它是我们在自己童年依恋模式中,或成长关系模式中自动获取的,并传递下去的一个整体经验(包括想法、情绪、身体知觉等),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我们用自有的图式来感知这个世界。

通常,你会坚定地接受这些认知,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这些认知不借助外力也能长久深远的存在,并且很难改变,除非经过系统适当的治疗。

例如,那些自卑的孩子,甚至是成人,就永远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他可能已经是一名畅销书作者,但私下仍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不胜其任。

图示希望你能按它的模式行为处事,不要做出改变。

当我们童年时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图式。这种模式,作为其自我服务的本体,通常会阻止这些需求在成年后得到满足。

一个典型的例子,图式会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

如果童年时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成年后,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会参照和儿时照顾者相处的模式。

01

18种图式

图式疗法于1990年首次引入,并定义了18种图式。

为了你或者亲朋,对这18种图式做些了解吧。然后有意识地去做些改变!

1.情感剥夺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你觉得你的主要情感需求将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三类:养育、共情和保护。

养育指对亲密关系、爱与被爱的需求;共情指被理解的需求;而保护是指对获得指引或建议的需要。

这种图式经常出现在与父母疏远的成年人身上,因为他们在孩童时期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2.遗弃/不稳定图式

如果你总是害怕被抛弃,这便是你的主要图式。

通常,拥有这种图式的人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与他们有情感依恋的人。

这种图式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童年时家庭突发变故(例如,照顾者的死亡),或者父母并不总是能满足你的个人需求都会使你养成这种图式。

3.不信任/虐待图式

这个模式指的是认为其他人会利用、伤害、欺骗、贬低或虐待自己,有这种图式的人经常会想到先发制人或事后报复。

4.社会隔离/疏远图式

这个模式指的是觉得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或者无法融入社会。

这种信念通常是由于孩子们看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经历引起的。

5.缺陷/羞耻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认为自身有严重的缺陷,如果别人与你变得亲密,他们就会意识到这一点并离开你。

缺陷和不足往往会导致你产生强烈的羞耻感。

有这种图式的人大多父母单方面或双方都很挑剔,这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6.失败者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你认为自己在个人生活、工作、学习或体育运动中,无法像同龄人一样表现出色,甚至超越他们。

你的父母觉得只要得不到“优秀”就是废物么?如果你家一直是这样,那么你很可能会形成失败者图式。

7.依赖/无能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你觉得自己无法自强自立。

一般来说,大包大揽、不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父母容易养出有这种图式的孩子。

8.对伤害与疾病的易感性图式

是不是总觉得世界末日近在咫尺?

这个图式指的是总觉得自己要大难临头了,可能是生病了、要破产了或者压力太大要崩溃了等等。

拥有这种图式可能会导致你喜欢采取极端的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

大多数有这种图式的人是因为他有一个担惊受怕的家长,不停地向他灌输世界满是危险的信念。

9.纠结/未发展的自我图式

纠结的人往往没有边界感,他们过于感性。也可能因为自我意识缺乏,或者迷失自我。

这种图式通常是由那些控制、虐待或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造成的,以至于孩子发展自我意识的想法和行为受阻或因此失去信心。

10.权利/夸张图式

这个图式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有些人可能过分夸大自己的优势(例如,他们是最富有或最成功的人之一)。

拥有这种图式的人主要是为了获得权力和控制,而不是寻求认可或关注。

11.缺乏自控/缺乏自律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无法做到忍气吞声或者喜怒不形于色。

症状较轻的人可能会过分强调逃避痛苦、冲突、对抗或责任。而极端情况下,很可能出现犯罪或成瘾性行为。

12.屈从图式

这是一种因为觉得自己被强迫而过度地将控制权交给别人的图式。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避免冲突、愤怒或被遗弃等。

拥有这种图式的人通常会认为,他们的经历、观点、感受和欲望没有其他人的重要。

久而久之,屈从会导致怒气积压,从而导致不良行为,如被动攻击或愤怒爆发。

13.自我牺牲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为了帮助他人而过度牺牲自己的需求。

常见的原因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或者避免因觉得自己自私而导致的内疚。

但这也会让你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因而对他人产生怨恨。

14.情感压抑图式

这个图式意味着为了避免别人的反对、自身的羞耻感或者失控,你强行抑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此外,你很少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或者自由地表达你的需求或感受,甚至因为过度强调理性,而忽略了感性需求。

15.寻求称赞/认可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强调以牺牲自我的真正需求和自我意识为代价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它还包括过分重视社会地位和外表,把它作为获得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手段。

16.消极/悲观图式

这个图式指的是永远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无视积极的一面。

拥有这种图式的人很难享受生活,因为他们总是关心不愉快的事或者杞人忧天。

17.苛刻标准/吹毛求疵图式

这个模式指的是事事追求完美。

有这种信念的人通常是为了避免批评。苛刻的标准通常表现为完美主义、思维僵化,以及理想化生活(例如,他们总会用“应该”来评价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图式让人无法真正感到快乐和放松,对健康、自信和人际关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18.惩罚图式

这种图式的人认为犯了错就应该接受严厉的惩罚。

拥有这种模式的人往往是挑剔又冷酷的。

这通常表现为对不符合自己标准的人(包括他们自己)深恶痛绝。

02

对图式的无效反馈

对于图式,有三个毫无作用的反馈方式:投降、回避和过度补偿。

1、图式投降

图式投降是指人们被动地向图式投降。他们接受图式,然后用图式指导自己的行为处事。

例如,一个有遗弃/不稳定图式的人可能会选择那些不想负责的人作为伴侣。

他们会爱上那些“还没准备好”的人,或者那些“完美”但碰巧已经结婚的人。除了感觉好之外,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对的。

如果我们相信某件事是真的,即使它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你还是会尽你所能让它成真。

2、图式回避

图式回避是指人们避免激活图式的方式。

图式回避有三种类型:认知回避、情感回避和行为回避。认知回避是指人们努力不去思考令人不开心的事情。

情绪回避是指自动或自主屏蔽痛苦的情绪。

行为回避是指采取(或不采取)行动,以避免触发图式和相关的心理问题的情况。

3、过度补偿

第三个问题是图式的过度补偿。简言之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你的行为完全与你的图式相反,只为了避免激活图式。

这看起来好像很健康,但这种方式的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很可能会带来更多问题,最终仍导致你原始的图式被触发。

无论我们儿时的家庭氛围是和谐还是紧张,这些适应不良的图式都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身上。

现在,您对这18种图式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日后再面对这些图式,换一种方式和自己和解吧。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和觉察自己的图式,并能够跳脱出来,形成新的一个成人模式,亲子相处模式,也欢迎来参与本周五开启的曹小红老师10周正念系统专业课程,在近3个月的陪伴中,实现自我的一个成长和转化。

欢迎加小编微信

进入正念交流小群

(请注明“正念小群”)

加个关注/设个星标不失联

内容引用:作者莫妮卡·约翰逊(Monica Johnson),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以循证法治疗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创伤和人格障碍。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增删和修改,翻译杨柳,校对风铃,编辑罗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