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城杨村,颖之三次游历,村庄越来越美丽。

2009年12月27日,颖之随驴友从鄞州区横溪镇经亭溪岭古道翻越大梅山,大雪纷飞,经城杨村返程。

那时的城杨村,默默无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的老年活动室,有个打麻将的老太太,已经高龄93岁,思维敏捷,旁边人说,很多时候都是她一个人赢,其他三个人都输,“一捆三”。

十三年过去了,老太太还健在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3月1日,颖之再往城杨村,为了村口的永安桥。

鄞县商人陈磬裁捐建的“十桥十亭”系列寻访中,有网友说,城杨村的永安桥可能也是陈磬裁捐建。

颖之造访城杨村,从桥头的碑文中证实,永安桥的捐建人并非陈磬裁,而是响当当的上海滩风云人物,杜月笙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5月21日,颖之第三次游历城杨村,为了看看城杨村改造后的样子。

城杨村2021年与第三方合作,共同改造后的美丽村庄,走红宁波,成了振兴乡村的典范。

穿村而过的亭溪,建有曲谱坝和鱼鳞坝,村庄里面还建有游乐场,可以愉快玩耍。

乡村旅游网红地,玩水消夏,不妨到城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杨村地处大梅山东麓,从城杨村翻越大梅山至横溪镇周夹村的古道,称为亭溪岭古道,曾是大梅山两侧人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发源于大梅山的溪流,溪旁原有亭,故名亭溪,发源地故名亭溪岭,是东钱湖镇和横溪镇的交界地。

亭溪,在大梅山东侧的城杨村方向,并非在横溪镇方向。

亭溪流经城杨村、俞塘村,进入塘溪镇境内,在华塘村与梅溪相汇,从金鸡桥开始,称为大嵩江,奔流向海。

翻越大梅山的古道,因溪而名亭溪岭古道。

近年来,横溪镇一侧的亭溪岭古道声名远播,城杨村一侧的古道默默无闻,其实从头走到尾,风景更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颖之每到一地,都喜欢了解人文典故,弄清楚当地的前世今生。

城杨村,为什么叫城杨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梅山,古时亦称白云山,唐代僧人献云,居此山,常有白云覆屋,因此而名白云山。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天下纷乱,浙江仙居人孙郃,唐末曾官至左拾遗,人称乐安侯。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孙郃不愿追随后梁朱温,因此隐居于白云山下。

孙郃招请陈氏人家共居于白云山下,开山辟田种粮,维持生计。

孙郃终老之后,陈氏人家为其守墓,因此定居于此,取名陈家岙。

后来,杨姓人家迁此居住,发展较快。

杨姓人口超过了陈姓人口,因此两姓中和,改名为“陈杨”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奇怪的是,“陈杨村”,现在写成了“城杨村”。

颖之走访村中,逢本村人就问,“陈杨村”为什么写成了“城杨村”?

村中无人能说清楚,也不清楚这样写到底始于哪一年。

“城杨村”之名,是不是有点不尊重村中的陈姓人家?

因为陈姓人家太少了?人微言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口的永安桥,横跨亭溪之上,孑然独立,平添风景。

永安桥建于1930年,距今九十二年,也是早期水泥桥梁的代表。

桥头亭内的碑文记载,建造永安桥的发起人名叫任水阳,碑文就是其撰写。

亭溪上原有的桥梁被洪水冲毁,两岸往来不便,任水阳发起重建永安桥,并且向上海友人求助,杜月笙、陈世昌、金廷荪、马祥生四人助洋4600元,余款由任水阳捐助。

发起人任水阳,并不是城杨村人,而是南乡大榖桥人,也就是现在的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任新村的多谷自然村人,与城杨村相距甚远。

任水阳,为什么在城杨村发起捐建永安桥呢?

任水阳与城杨村,有什么关联?

任水阳发起重建永安桥,又为什么能得到上海滩风云人物的支持呢?

当年的风云故事,如果能弄清,一定很有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杨村,近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美丽。

村中打造了较多小景点,确实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特别是夏日玩水消夏,不妨到城杨。

村中溪畔有个小景观,水车,遗憾水车装反了!

小朋友问:水车有什么作用?

答:可以把低处的水送到高处。

小朋友又问:为什么没有送水到高处呢?

答:装反了!

如果把水车转个面,就可以送水到高处了,城杨村能把水车转面装正吗?

让亲子旅行的小朋友认识到水车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杨村交通攻略:

自驾导航城杨村即可。

公交出行,从东钱湖镇公交景湖水岸站始发的654路公交车,直达城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