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象得到,在红军长征时,就已经是湘赣军区第三师的师长,而且在战争时期屡立战功,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还十分受组织看重。然而,二十年过去了,他还是师长,一级没升。

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会二十年没升一级呢?他到底是谁?他都经历过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方面开始向正规化发展。为了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军队,经研究决定,我军准备参照苏军的序列,为部队设置级别,分4等14级。只是后来毛主席建议,不必全部照搬苏军,于是在再次商议后,敲定为6等19级。

军衔的评定,由彭德怀和罗荣桓负责,然而罗荣桓在评定其中一人时,十分为难,因为这人在参加红军第二年时,就当上了师长,但后来的20年,一级未升,堪称升职最慢红军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论资历和战功,他授大将都可以,就因他20年来还是师长,如今授少将都有点勉强,这就难住罗荣桓了。

此人就是刘子奇,他出生于1900年,那个年代是百姓最苦的时候,外有列强入侵,内有阶级剥削。他15岁就进入工厂工作,但那时候的老板经常压榨劳动力,克扣工资,尽管每天努力工作,依然不能为家里做任何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岁那年,因为饥荒,父母相继离世,然后是哥哥,后来自己也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流浪,寻找生计。

1926年,在湖南省浏阳市,他第一次见到了革命的队伍,看着部队在他面前走过,他羡慕了,他也想投身革命,进入军队。

一年之后,他终于通过了组织的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秋收起义之后,正式加入了红军,因为表现突出,他还被任命为浏阳游击队分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组织的安排下,他在城市开展工人运动,在乡村开展革命。经过他的努力,他带领的队伍,在湖南乡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

1922年,那时才22岁的他,就成为了浏阳赤卫军第二师师长,随后紧跟红一军的步伐,还参加了长沙之战。职位越大,责任就越大,在后来的工作中,刘子奇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没有上过学,领导这么大的队伍,知识不够用,将来肯定是要误大事的。于是刘子奇毅然决然地放弃光明的职业道路,进入随营学校学习军事方面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毕业了,同时也因成绩好,被提拔为了红军团长。一年后,他再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了师长的位置,任湘赣军区第三师的师长。

1931年,20万国民党大军先后两次对红军进行围剿,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因为刘子奇下属团长,误解命令,在战斗时,造成部队严重伤亡,红军整体作战计划也因此被打乱。

战斗结束后,组织进行追责,刘子奇竟然替那位团长,承担下了主要责任,因为此事,他从师长降级为团长。被降为团长的他,无怨无悔,依然专心投入革命事业,没过多久,他因突出的贡献,再次被提升为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来国民党的围剿中,刘子奇带领部队,抵挡国民党大军,成功守住了中央苏区,后来还在湘鄂川黔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因为红军指挥失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刘子奇也以司令员的身份,带领部队开始长征,但国民党的部队一直在后面穷追不舍。

为了掩护大部队的安全转移,刘子奇决定,亲自率领53团阻挡国民党的追击,于是他带领部队在路上设下埋伏,和敌军展开激战,更是使用奇招,成功重创敌军,顺利完成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征的路上,他因为种种原因,被调去担任红六军团第五十一团团长一职,没多久调任第十八师的副师长,紧接着又成了代理师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他的职位一直陆续反复变动。好在最终顺利带领部队,在甘肃与大部队顺利会师了。

长征结束后,他再次回到了师长的位置上,后来他带领部队来到延安。在这里,他放弃了师长的职位。他觉得自己能力还不够,于是就把这职位让给了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进入红军大学,继续学习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在他学习期间,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为了共同抗日,国共再次合作,红军也因此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时所有红军军官的职务都降了一级

刘子奇在这时,被调到八路军102师359旅担任参谋长一职。后来的授衔仪式上,一位上将,两位中将,都出自359旅,但他们当时的职位,都没有刘子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能有后来的成就,不仅因为他们自身能力强,也离不开刘子奇的主动让贤,他带领部队,凭借自己的能力,多次在战争中立下战功。

但每次嘉奖升职时,他总是把这样珍贵的机会,让给别人。以至于后来359旅出了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而他自己却显得没有那么耀眼。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1940年,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再次被提拔为冀中军区第四分区的副司令员,后来还参加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后,日本频繁扫荡,大肆毁坏庄稼和房屋,给军民生活造成极大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解决这一困境,组织带领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最终成功把荒地变成了稻田,从根本上解决了军民的生活问题,这样伟大的运动,刘子奇也参与其中。

1942年,时任副司令的刘子奇,再次向组织提出学习深造的请求,于是他就出现在了中共中央党校一部,他对待学习,和对待打仗一样用心。后来中共七大时,党组织还让他作为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七大以后,他又直接被提拔为了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和地委委员。因为他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抗日战争胜利后,组织深知东北的重要性,我国很多重要的工业产地,当时都在东北,那里是我党与国民党的必争之地。

得到重视的刘子奇,被派往东北战场,先后出任哈尔滨保安司令,司令员等职位。第二年,他又出任旅长的职位,参加众多大大小小的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关于此次的职位变动,由于历史久远,已经无法得知具体原因。但他依旧依靠优秀的能力,在辽沈战役中,率领战士血战,立下战功,再次担任四野第165师师长。

辽沈战役之后,距离全国解放也不远了,此时很多曾经被刘子奇带领的战士,如今都晋升到重要职位,只有他,依然是师长。

1951年,刘子奇职务又有了变动,凭借他多年丰富的作战经验,被调为湖南军区的参谋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他随部队前往朝鲜战场,在朝鲜战场上,依然担任师长一职,1952年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后,刘子奇职务再次变动,这次变动,是他有史以来职务最高的一次变动,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

1953年,为了部队走向正规化,也为了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中央提出军队实行军衔制度,这样也更有利于军事行动的作战指挥。

当时由罗荣桓负责少将以上的军衔评定,如果论资历,刘子奇至少能被评为大将,甚至是大将。可是如果按照当时刘子奇的职位,他评为中将都有些勉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位像刘子奇这样上上下下变动,全军也找不出几个,战争时他的职位多次在师长和团长之间变动,如果按照当时的评级标准,刘子奇只能是一个少将军衔。

然而刘子奇以前很多部下,如今都被评为中将甚至上将,他这样的战功,这样的资历,评为少将,确实委屈了些,罗荣桓左右为难,不知该怎样下结论。

于是在军委会议上,还专门针对刘子奇的情况,展开过讨论。但因为这么多年的阴差阳错,大家意见一直不能统一,讨论也陷入了僵局中,后来毛主席,还因为此事,找了罗荣桓,让他去询问刘子奇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到刘子奇以后,罗荣桓没有犹豫,直接说出组织在给她评级时的难处,主席想要征求你的意见。他没想到主席也关心他评级,当即表示到,他听组织安排,组织给他授什么衔,他就是什么军衔,自己完全没意见。

听完刘子奇的表述,罗荣桓心里也有了结果,那就按评级标准来。1955年,授衔大会上,刘子奇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在少将的序列里,他还被授予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以及一级解放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勋章,足以证明他对国家的贡献。刘子奇从参军以来,目标就很明确,那就是为革命事业奉献全部。

从来没想过要做多大的官,只是听从组织安排他的职务,当他感觉能力不够时,没有被名利迷惑。但他也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让自己的能力完全匹配自己的职务,这样的思想境界,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10月,刘子奇因病逝世,享年76岁,他用一生向大家诠释了,什么是革命战士的思想境界,这样的革命英雄,值得每个人去学习,让我们向先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