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气候物理风险纳入到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提前部署规避风险和金融监管部门评估有重要意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张旭北京报道

一直以来,气候变化是国内外环境问题的焦点,面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复杂问题,落实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对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下称“《适应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当前至 2035 年是进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关键时期,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何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如何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梁希在接受21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可以加入气候风险水平评级助力治理气候风险,同时亟需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扩大气候适应投资。

“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用更大力度投资来提升区域气候适应能力,为其他同类气候灾害地区提供经验借鉴。”梁希表示。

开展气候风险评估 降低长期气候风险

《21世纪》:《适应战略2035》明确了当前至2035三大时间节点的主要目标,如何看待国家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应对气候风险可以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梁希:过去十年,我国气候适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极端气候现象应变能力显著提升、进行海绵城市等试点建设、出台《气候投融资指导意见》等。然而,在极端气候变化现象频发,尖峰值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要看到气候适应工作还存在不足,比如近年一些城市的极端降雨灾难,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和应变能力还需要提升。

治理气候风险是一项长期工作,预测长期气候风险水平难度很高。国家宜调动科研机构和气象部门技术力量,建立相对可靠的极端气候灾害预测模型。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在环境影响评价或安全评价加入气候风险水平评价,在城乡开展社区气候适应能力和气候风险水平评级,引导和撬动商业部门投资,降低长期气候风险。

《21世纪》: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从“基本形成”到“更加完善”的目标,对于企业、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梁希:目前国际社会没有气候适应相关统的一标准、统一的技术体系,国内建立相关体系非常有必要,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国内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可以通过气候适应技术体系和标准建设来提升资产韧性,储备相关技术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业务的企业也需要开展气候风险评估。

把气候物理风险纳入到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提前部署规避风险和金融监管部门评估有重要意义。长期而言,这一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建成,对农业、水利、交通和住建等行业影响会比较显著。

气候适应融入经济需资本助力

《21世纪》:《适应战略2035》中提到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接下来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梁希:把气候适应类型项目纳入绿色金融体系是很好的开始。气候适应投资普遍存在回报低或没有商业回报、投资和运行周期长等特征,传统绿色金融贴标解决不了气候适应投资。需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识别气候适应投资额外性和准确的财政资金需求,来优化公共部门投资,提升气候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在气候风险保险覆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迫切需要通过开发保险机制避免气候返贫、气候致贫,同时通过保费差异和气候适应评级鼓励气候适应商业投资。

《21世纪》:文件提出“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划分了全国八大区域和五个重点战略区,提出这种区域划分是出于何种考量?

梁希:不同于气候减缓,气候适应的复杂性在于区域差异。比如东南沿海地区受气候影响易多发洪涝,西北部分地区可能多极端干旱。区域格局划分对统筹气候适应工作有科学意义。

此外,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力量也有区别。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用更大力度投资来提升区域气候适应能力,为其他同类气候灾害地区提供经验借鉴。经济较落后地区短期内还是需要公共资金为主投入,需要建立高效率的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投入到气候适应领域。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