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古代就是一个发明创造的国度。

培根、伏尔泰和马克思等思想家高度评价过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中国伟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等“四大发明”。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摸索、思考、总结,不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最先栽培了水稻、粟等粮食作物,发明了丝绸、瓷器等,这些伟大的技艺发明,不仅同我国古代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而且对人类的经济和生活产生了世界范围的深远影响,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些工艺技术,在当时大多处于世界先进或领先地位,体现了古代先贤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

它们当中的大部分,其实并没有远去,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传承与创新,至今仍活在我们身边,除了造纸术、印刷术之外,我们吃的米,用的瓷器,穿的丝绸,都离不开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与创造,我们都是受惠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科技的力量展”,就是用一个个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发明创造,揭示着中国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丰衣足食”。围绕着“吃”和“穿”,中国古代产生了一系列发明创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中国不仅最早独立驯化培育出许多现在仍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这些发明创造同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达8000年。这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炭化稻谷遗存,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主要属于籼稻种晚稻型水稻,也有粳稻和中间类型。

❖ 炭化稻谷

稻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热量与蛋白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2004年,联合国设立国际稻米联盟,主题为“稻米就是生命”。

中国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出土地点已达一百六七十处,时间超过一万年以上的就有三处,集中在长江中游,分别是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和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稻米一直是中国南方人的主食。公元1000年前后,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明末据宋应星的估计,“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在长期的农业耕种实践中,古代先民不断改进水稻种植技术,由最初落后的象耕鸟耘、火耕水耨,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

骨耜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胛骨制成,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即耒),再用藤条捆绑固定。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将土掀起。与石器相比,骨耜轻便灵巧,表面光滑,不易沾泥,适宜在江南水田使用,既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图2、图3)。

❖ 新石器时代 骨耜

❖ 骨耜使用示意图

西汉时期大规模推广牛耕,牛耕在中原地区逐渐盛行。至东汉时,牛耕逐渐向长江和珠江流域推广。此画像石反映了东汉时期江南使用二牛抬杠式犁耕的情景。

❖ 东汉 牛耕画像石拓片

此套册页是清代焦秉贞《耕织图》的摹本。《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初年于潜(今临安)县令楼望首创的一套详细描绘农耕和蚕织生产过程的配诗连环画,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系统描绘了江南农耕、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是最早的农业技术推广挂图。

❖ 清 耕织图册

稻作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中国最早的明显带有稻作农业特点的考古遗存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那时水稻栽培还处于稻作农业形成的初级阶段。在长江下游,至迟在距今5200~4300年间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经取代采集狩猎成为当地经济的主体。唐中期,经济中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南方,终于形成以“耕—耙—耖”为标志的水田耕作技术。楼璹《耕织图》所绘浸种、耕、耙耨、碓、筛等场景,详细展现了江南稻作的生产、收获环节,说明古代水田耕作技术至此时已基本定型。

❖ 清道光 粉彩耕织图碟

《耕织图》歌颂农家劳作,元、明、清皆有绘制,逐渐成为实用与艺术兼具的题材,成为中国古代画苑中历史悠久、递嬗有序的一个品类。其载体不断演变,肉眼可见与其有关的陶瓷、石刻、扇面等一系列衍生作品,是中华文明珍贵的农耕文化遗产,不仅对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且远及欧洲,在世界农业史、艺术史上大放异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养蚕和丝织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植桑和养蚕已成为原始生活的重要内容。商代至战国墓葬中大量玉雕蚕的出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蚕丝业的发达。在黄河流域,198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荥阳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距今5500年的丝织品残片。在长江流域,1958年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丝织物残片。

❖ 明人仿仇英宫蚕图卷

❖ 丝织物残片

《明人仿仇英宫蚕图卷》就详细描绘了宫廷妇女的蚕桑丝绸生产场面,包括养蚕、采桑、缫丝、络丝、摇纬、立机子、花楼机、捣练各个环节,特别是立机子的形象,十分罕见,是研究古代宫廷丝绸生产的珍贵资料。

❖ 汉 多综提花织机模型

秦汉以后,中国丝织技术获得充分发展,汉代已广泛使用斜织机、提花机,织成精美的绮、锦。

提花技术是复杂的织造技术。它通过织机上的提花装置将丝织品的图案贮存起来,使得所有运作都可以重复进行,不必每次重新开始,如同今天计算机的程序。战国时期,中国的提花机和提花丝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汉代已经出现了多综式提花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是一种踏板式多综式提花机,约为实物体积的 1/6,是我国目前出土最完整的提花机实物模型,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提花机实物资料,是两千年前织锦手工业最高技术的实物体现,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的空白。

❖ 西汉 乘云绣绮局部

“乘云绣”得名于墓中出土的竹简文字,绣片以黄色对鸟菱纹绮为地,以朱红、绛红、浅棕、藏青等色丝线用锁绣技法刺绣,图案祥云缭绕,云间又有眼部夸张的凤头,凤身同云纹相连。“锁针”,是前针勾后针形成曲线的针迹,是中国古代的发明,战国秦汉时期极为流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众多绣品采用了这种刺绣方法,其主题图案由战国时流行的龙凤纹样变为各种云气图案。

唐宋以后,中国纺织机械及纺织工艺日趋完善,印染、刺绣等工艺使丝绸更加绚丽多彩。精美的丝绸搭起连接中西的桥梁,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明 福寿吉庆纹缂丝椅披

椅披是披系在椅子上的一种长方形家居装饰物。此椅披为红地蓝边,由三组图案构成,图案中有寿瓶及花的纹饰,采用缂丝织法织造而成。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通经断纬的特殊手工织物,以生丝作经线,彩色熟丝作纬线织造,在织品图案与素地结合的地方,微显高低,犹如镂刻而成,因而得名。

❖ 清 蓝地牡丹织金缎

这件牡丹织金缎采用织金技术,为清代缎料之上品。织金技术是以金线作为丝织花,使织物呈现黄金光泽的技术。元、明、清三代,以金线织入各色华丽织物形成的织金锦、纱、缎、妆花、缂丝等,成为皇室、贵族及富人们高级服装的主要衣料。织金锦的织造技术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对明清流行的缎织物具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