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临汾220千伏飞乐线41号铁塔旁,国网临汾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乔雨恒正在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只见他双手熟练地操纵遥控器,随着无人机角度调整,线路绝缘子、线夹、导线接续金具及销钉等细小部件的图像便清晰出现在显示屏上。
为确保输电“大动脉”运行畅通,临汾供电公司深化“立体巡检+集中监控”的精益运检模式,确保无人机在日常巡视、故障巡视、灾情勘察和恶劣天气应急巡视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主网运维数字智能化水平。
坐地巡线百公里,飞天遥看塔千基。对于山区存在高压输电通道线路长、跨度大、交通不便,尤其是遇到冰雪、滑坡、暴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人工巡检很难完成的情况,乔雨恒深有感触:“在山区,人工巡检一天工作8小时,其中就有6小时是在大山里行走,一组(两人)一天顶多巡检5基杆塔。有了无人机后,一组一天可巡检20多基,不用翻沟爬坡就能‘飞’到下一基铁塔。”乔雨恒直言,以往高处巡检设备依靠望远镜,局限性很大。而现在线路上一颗螺丝生锈,都逃不过无人机“法眼”,对于设备状态的细节,无人机远比望远镜“看”得精细。
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朱善杰介绍,无人机飞行半径可达2千米,其巡检系统能够到达人工无法直接到达的线路观测“盲点”,实现全方位监测。通过无人机图像缺陷自动识别软件平台,分析无人机传输过来的数据、图像,确认线路部件是否健康,实现动态评估和实时预警。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适航区内所有220kV线路5074基杆塔三维建模及自主巡检航线规划,完成5197基杆塔手动无人机巡视,发现设备本体电气缺陷1183余处。
“下方苗圃的施工人员请注意,你们的行为已严重威胁到高压输电线路,请立即停止施工,撤离现场!”5月25日7时42分,正在220千伏都岭ⅠⅡ线线路通道私自使用吊车吊树的某苗圃施工人员,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预警声,随后停止了施工。
原来,在他们背后,有一双“千里眼”在全程监控他们的操作。每年苗圃市场旺季时,一些商户在装卸大型树木时有时在高压线下违规使用吊车,影响附近电力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而属地供电公司由于人力不足,很难时刻守在现场,一些商户便存在侥幸心理,见到供电公司员工到达现场就收起吊车,待供电公司员工走后又我行我素。有了这套智能可视化设备,拥有实时监控、智能识别、自动报警等多项功能,可替代人工完成各项巡检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从以往依靠人工到现代科技赋能,防止外力破坏正一步步从人防走向立体化防控,但更为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安装857台可视化设备,覆盖施工点、封闭厂区等外力破坏易发区,山火、覆冰、地质沉降等自然灾害区,电力生产方式正逐步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杜鹃 陈爱红 冉涌)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