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伍作
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的研究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拙文试图从自然属性角度来探寻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文化的影响。
一、 凉山自然地理概况
凉山的地形“为西部高原区和东部山地区。西部有大雪山山脉,东部有大凉山山脉。
雪山山脉间耸立着太阳牦牛山。太阳山由西北而东南,东至冕宁,南抵米易、盐边,绵延数百里,山脉中部于冕宁境内被雅砻江截断,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太阳山东有锦屏山,向南延伸经西昌,南至安宁河,牦牛山东有安宁河,西有雅砻江,为一狭长山脉,海拔平均在3200—3000米左右。位于自治州东部的大凉山山脉北起石棉,南及金沙江。由东而西,主要大山有小相邻,是凉山州越西、喜德、冕宁的分界邻,由石棉经越西于泸沽被孙水河切断。地势陡然下降,向南延伸至西昌县境南部拔地而起出现螺吉山。主峰海拔高达4000米,向东南延伸至宁南,会东直抵金沙江北岸为鲁南山,向南延伸至会理县境东部为龙帚山,再是碧鸡山,由甘洛向南延伸经西昌、昭觉、普格、宁南等地,最高峰海拔4500米左右。大凉山主脉黄茅埂,绵亘于自治州东北部雷波、马边、美姑三县境内。最高峰为美姑、马边交界处的大风顶,海拔在4035米。
自治州境内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西部木里境内夏俄多季峰海拔高达5959米,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高原次之。丘陵、平坝、盆地仅占5%--6%。山地多为高山和中山,相对高度一般在1000—2500米。低山仅见于马边南部和会东、会理之间,以及西昌大兴至黄连坡小庙一带。木里县境内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高原和山地被河谷分割为条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纵横流经于山地和高原之中,从而形成了高山耸立,峡谷纵深,山川相间的川西南高山峡谷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山河壮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上述地理环境便是凉山人民世代的生态背景。由于凉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河谷平原地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经济的影响
前已言之,由于彝族地区地形大多呈高山峡谷,陡坡不平的缘故,彝区耕地被山川河流分割为零星块状。农民为了缩短住宅与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省往来于二者之间的劳力,随耕地而搬迁,造成居住依耕地分散而分散。进一步加剧了闭塞,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状况,导致商品经济观念缺乏。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加之彝族地区的耕地大部分分布于30—70度陡坡上,属“望天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并因海拔高,气温低,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其收成好坏全凭天意。除此而外,有些地区缺水、缺电、缺路,自然灾害频繁。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凉山彝区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四川省贫困县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出的全国592个贫困县中,凉山就有雷波、普格、木里、喜德、盐源、越西、布拖、金阳、昭觉、美姑等10个(《光明日报》1997年1月10日四版)占全州17个县市的49%。1993年底“17个县市低于‘八五’指标的贫困人口尚有210万人。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以下的建卡有17万户,87万人”。而令人值得沉思的是这些贫困户主要集中在高寒山区,其次才是二半山。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的经济发展与否,是有着至关要紧的影响的。
笔者认为:彝族同胞居住的有些高寒山区,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严格的讲,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这些地方的生存空间,应让位于野生植物及动物,让位于植被生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生活在山区的彝族人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部分彝族人民已经开始改变“你有你的衙门、我有我的高山”安于现状的旧观念,意识到在难于生存的高寒山区发展经济实属不易,开始走出山门。有的去经商,有的向平原迁徒。告别故乡,意味着故土文化的解体;意味着去接受新的文化。这本身就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使这部分彝民更加陷入困境的是,社会上有一部份人,非但不欢迎他们去接受新的文化,反而阻扰他们接受新文化。单从高寒山区向二半山及平原搬迁的彝民这部分讲,就遇到不少阻力
(一)遇到当地土著的阻扰。他们认为:蛮子下山,侵占土地,设法予以刁难。比如设置障碍,不让其落上户口;制造舆论,视其为盲流人口等等。
(二)有关部门迫于当地人们的不满情绪,不感公开支持搬迁户。听之任之,致使部份搬迁户成为无政府状态。加之长途迁徙花费太大,不少搬迁户因此陷入困境。政府有关部门如能将其列如扶贫范围,他们必能适应新环境,走上脱贫的道路。这里还有必要提出的是,如果我们从自然生态思维方式出发,便会发现,高山和平坝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于空间。清朝梅曾亮在其所著《书棚民事》中有一段关于高山和平坝之间生态平衡关系的精辟叙述。曰:“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仍受侵溉。今从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蔬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壑涧中,皆填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地而病有谷之田”(转引自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一版)。梅曾亮明确的指出了高山生态的重要性,阐述了如果高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便保护了高山区水土不至流失;同时,也保护了平坝生态道理,他的观点和现代生态学是不谋而合的。
但是,目前凉山州有的山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毁林开荒过度,土地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浅,土地瘦薄,“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高寒山区不仅自身生态失衡,而且使二半山及河谷平原的生态环境也潜伏着“失衡”的威胁。因此,这些地区要想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只有向二半山和平坝移民搬迁,搞移民扶贫。这样,一方面既为生活在不利于生存的高寒山区彝民找到了出路;另一方面,由于让出了空间从而恢复了高寒山区的植被,并因此而又保护了二半山及河谷平原的生态。
(二)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食物结构的影响
某地区,某民族食物的形成,是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方式有关。或者说受到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制约,而经济和生产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因此,饮食结构往往带有地区和民族特色。
高寒山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只能种植荞、麦及洋芋。所以,“荞巴”、“洋芋”便成了生活在高寒山区彝民的主食,另外辅之以燕麦、小麦面等。二半山则适应于种植玉米、豆类、洋芋、荞麦等。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食物结构较之高寒山区复杂。玉米饭是主食,还辅之以洋芋、荞巴、豆类等。
菜肴,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指饮食结构中的素菜和荤菜。彝区素菜高寒地带大多为园根制品。如酸菜、园根头、园根丝菜等。春夏之际还辅之以野菜。高寒地带气候寒冷甘燥,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而园根是含维生素最为丰富的蔬菜之一。这是与彝区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二半山地带因其自然地理环境优于高寒山区。所以素菜较之高寒区丰富的多。青菜、白菜、瓜类、豆类等应有尽有。
荤菜,高寒山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法最为盛行的是“坨坨肉”、“全羊汤”。这种食用方法,恰好与气候寒冷干燥和生态相适应。因抵御寒风袭击,人体热能消耗大。而牛羊肉本身属热性食物。加上“坨坨肉”的特点是鲜嫩而不腥、肥而不腻,故能多食。此食法可向人体输送大量热量。因此,一个地方的饮食结构是与这个地方的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不能人为的破坏食物结构。
(三)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
服饰的产生、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凉山彝民,因大多居住于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其生产方式是半耕半牧。畜牧业在彝区生产活动中占相当的比重。所以在服饰上也体现出畜牧业的特点。比如“擦尔瓦”、“披毡”等,其制作原料皆为羊毛。彝族大凡人死,尸体必覆一件“双披毡”。双披毡如同汉区棺材一般重要。大多在生前邀请赶毡能手制作好,并加以珍藏以备临时急用。
为避寒冷,女子所着裙子,采用层迭以增保暖。脖颈佩围牌,以防寒气袭入。
彝区山川阻碍,形成居住分散,并因彝族支系复杂,政治经济发展不一,于是形成凉山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五彩缤纷的状况。
彝族的服饰,一方面有通常着装,节日盛装之分;婚服、丧服、祭服、战服之别外,还体现出性别、年龄、生育等标志。从而折射出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创造和形成各自不同的服饰。义诺地区盛行大裤脚,圣乍地区则流行中裤脚,所地地区又着小裤脚。女子着装更是异彩纷呈难以描述。总而言之,随着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彝族服饰也因地制宜,体现出自然的功利性。
申明:本文来自于网络转载,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涉及版权事宜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删/改。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