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易 雪 房体朔 通讯员 陈曙光
“不方不圆,因其自然,固差胜于雕镌。”中国传统名砚之一,尼山砚因石材产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省级非遗项目尼山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丁辉精雕细琢40余载,结合简朴大方、因纹就砚的独特制作工艺,在作品中融入大量的儒家文化元素,用方寸砚石述尽千年儒家文化的传承。
创作人石合一
在形更在于意
天青觅墨色,小屋听砚声。曲阜市鲁城街道的一处小院内,丁辉手中握着一把锋利的刻刀,在光洁如肤的尼山石上尽情地“舞蹈”着,一勾一勒间、一朵五彩祥云顿时栩栩如生……或转折、或顿挫、或起伏、或切削、或连缀,随着刻刀的深入,圆熟、流畅,自然而生动,在石屑飞溅中,图案已错落有致地跃然石上。
“从尼山石到尼山砚,需要经过选石、相石、设计、雕刻、磨光、刻砚铭等步骤,这些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不然。”丁辉介绍,独特外形和纹理所蕴含的美是尼山石的特色,所以在设计制作砚台过程中,更需要因材施艺,依形开墨堂、墨池,少有雕琢点缀,最大限度利用天然形和自然纹理,形成“人石合一”的创作手法。“尼山砚的灵魂不仅在‘形’,更在于‘意’。”丁辉笑着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丁辉展现了他的得意之作——“春江晓景砚”,这方砚台便完美诠释了这句诗词的意境。
“当时手中拿到这块尼山石时,看到如同天然松柏和碎桃花的纹理,这首诗句立即浮现在脑海之中。”丁辉说,当即之下,他决定因势开大墨堂、阴刻出两只水鸭,并将此块砚台取名为“春江晓景砚”。
“尼山砚的设计制作以鲁砚的简朴大方、巧夺天工为特点,逐渐形成粗中有细、细中含粗、运用自然、加以点缀,以求意境的艺术风格。”丁辉介绍,松花纹是尼山砚石最具特征的花纹,图案均为不规则形状,沿裂缝或解理分布,分布范围大小不一、疏密不均,因而每一方石砚都独具魅力。
骑大杠自行车
找人找石寻根
“1978年,我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成立的曲阜市工艺美术厂,跟着两位老师学习制砚技艺。”丁辉回忆起与尼山砚的首次结缘,画面仍浮现在脑海中。
“那时,大量的传统技艺开始复苏。天时、地利、人和,他遇到事业的领路人——鲁砚专家、时任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石可。”丁辉说,由此他的人生彻底与尼山砚挂上钩。
“尼山砚制作技艺虽然传承了500多年,可在当时,它已走进了绝境。”丁辉回忆说,当时刚入行的他还一无所知,可出生在孔子故里的他,肩负着传承使命感,他决心从头做起。
经过几十年的断层,尼山砚制作技艺连文字记载都无处寻觅。在师傅石可的带领下,他不停地翻阅着各类典籍、文献,搜集、整理、编撰关于尼山砚制作技艺的发展、传承。那时的他,骑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穿梭在尼山周边的各个村庄,找人、找石、找故事,寻觅着尼山砚曾经的踪迹……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尼山砚制作技艺有了较为完整的发展史,尼山台也利用新发现的石坑恢复制作。2009年,尼山砚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花甲之年的丁辉始终对尼山砚制作技艺情有独钟……记者注意到,几丝白发在他的鬓角处极为显眼,在台灯的照应下,丁辉的背影有些微驼。
“长时间从事雕刻,颈椎腰椎出了问题。”丁辉说,尽管闲聊时语气有些疲惫,但说起尼山砚,丁辉依然滔滔不绝。“从一块石到一方砚,方寸之间见功夫,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既是砚石的磨炼,也是心性的修炼。”
创新因时而变
收徒传承薪火
丁辉尽管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可他在传承尼山砚制作技艺的脚步从未停下过。
作为济宁市、曲阜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如何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背景下,把它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正是丁辉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尼山砚制作工艺极度依赖原料,可是石料到了一石难求的地步。”谈起尼山砚制作技艺的未来时,丁辉眼中透着一丝担忧。
困境如此,不能止步不前。丁辉把目光放在寻找尼山石的替代品上。“他考察过潍坊产的红丝石,同样有着较为丰富的纹理,也能确保技艺和风格不变味。”丁辉说,在日常制作砚台的过程中,他利用制砚边角料进行二次创造。
“你看我手中的这块‘把玩砚’,就是利用边角料制成的。这种砚台既节省材料,也更适合来曲阜游玩的游客收藏。”丁辉介绍,尼山砚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因时而变。只有发挥其制作技艺最大限度的作用,才能将其传承下去。
非遗文化逐渐回归大众视野,丁辉开门纳徒,专招能吃苦、爱传统技艺的年轻人,手把手地传承薪火。作为传承人,丁辉更是将尼山砚制作技艺带入非遗课堂,穿梭在学校、社区等场所中,为青年人尤其是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时间的积淀是偷不走的。”丁辉表示,自己将一直坚守这份技艺,让更多儒家文化记忆依附于这方寸砚石之中,把尼山砚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