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叔叔今年已经有65岁了,婶婶也有了59岁,像这个年龄段来说应该是享清福了。

不过叔叔和婶婶没有在这个该享福的年龄段里享福,而是在这个年龄段里奔波着。

叔叔家像很多家一样也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都是乡下人,没有怎么读过书,叔叔只读到了四年级,婶婶也只读到六年级。

在农村这样的学历已经够用了,能够写自己的名字、能够计算就好了。像农村的很多人真没有读过书的。

叔叔和婶婶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现在有38岁,二儿子31岁。而儿子们早就不读书了,大儿子也只读完小学,二儿子读完初中,大儿子是想读家庭经济不允许,二儿子是家里给读却不愿意去读。儿子都成家立业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了。

大堂哥家有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两女儿现在在读初一,儿子在读小学;二堂哥家有一男一女,儿子现在已经读初三,女儿读六年级。

02

大堂哥家和二堂哥家都是打工族,每年都是在沿海地区务工,是实实在在的农民工了。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事就是好好挣钱供孩子们读书,考个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也是许许多多朴树农民的想法,孩子是最后的支撑。

对于叔叔和婶婶何尝也不是这样的呢?

经过多年的务工,大堂哥先有了属于自己的砖房,两层半,在农村还算很体面。二堂哥后面也有了属于自己家的砖房,装修很好,也因为装修太好了,所以费用太高,导致二堂哥修好房子欠债了10万。

二堂哥在修房子期间,恰好是评精准扶贫的时候(2015—2016年期间),二堂哥那时候没有什么钱,所以给到了二堂哥一个精准扶贫的名额。

2019—2020年,异地扶贫搬迁在村里宣传着并开始实施,当然是自愿报名的人去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而不愿意去的原因是很简单的:第一,没有知识,到城里找不到工作;第二,城市里消费太高,什么都要钱,没有稳定的收入支撑不了在城里活着;第三,农村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乡愁浓厚,不愿意远离自己生活那多年的家乡;第四,即使是在农村,大部分家庭现在都有属于自己的自建房(砖房),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去了就得拆了,不值得。

当然大部分不愿意去,不过少部分还是报名去了,而二堂哥就是其中的一名,二堂哥属于精准扶贫一报名就拿到了一套免费的房。

即使父母极力的反对,二堂哥也没有放弃,依然去报名了。同时为了得到更宽的套房,还把父母两个户口放到了自己的户口本里了,所以而堂哥家就有了六个人,在城里的房子四室一厅一厨两卫,是相当的宽阔。

二堂哥读完了初中,同时常年在外务工,对于未来的看法比很多人都要靠前一点。

对于二堂哥来说,他看重的是:城里有的是良好的教育、工作岗位多、物流快、未来孩子们长大不会待在农村的、孩子在城市视野会变得更加的宽阔。

03

二堂哥的选择,让叔叔和婶婶在城与乡里来回奔波着。

二堂哥和大堂哥在孩子教育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二堂哥主张让孩子到城里去读书,然后父母都去城里照顾孩子读书;而大堂哥则主张让孩子在农村读完小学再去县城里读,因为大堂哥家儿子在他们都是名列前茅,学习成绩很好,他担心到城里成绩会变差,再说等他们去打工,家里还得有人来照看,家里的田地也得要人照看,父母都去了城里,家里怎么办?

大嫂和二嫂平时也就意见不合,大嫂总会觉得父母总是偏爱二堂哥家,有什么东西都会先给二堂哥家的孩子们;二嫂则一直不想要父母和他们一起进城里住,二堂哥把父母的户口加在他们家的时候就和二堂哥大吵了一架。对于孩子读书这件事她们俩没有好好商量,反而是越来越分歧。

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最后压力还是给到了年迈的父母。

叔叔和婶婶知道他们儿子的脾气都很倔强,做出的决定很难改变,没办法叔叔和婶婶主动去解决了这个问题。

叔叔和婶婶给两个儿子们说,一个去城里照顾城里的孩子读书,一个在农村里照顾留着农村里读书就好了。

最终也就是父母给的这个办法了,叔叔去城里照顾二堂哥家的孩子,婶婶留在农村照看大堂哥家的孩子。

即使叔叔一直都不愿意两地生活,不过为了孩子们也没有办法了,也只能这样了。

叔叔的脚都是一直都不方便的,在50岁那年走路就一直一瘸一拐了,婶婶也是大病了好几次,每次都是要命的那种。

叔叔和婶婶心里也知道,这次城与乡的距离,可能会让他们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不过他们现在就是想好好帮忙两个儿子照顾孩子,让他们安心到外地务工就是最好的了。

04

从村里到县城里得坐两个多小时的客车,婶婶很晕车,所以每次到节假日放假都是叔叔从县城里带着二堂哥家的孩子往乡下去的。

每次离开都是各种千叮万嘱,婶婶都会提醒叔叔在城里千万别喝酒,不要到处乱跑,城里不像农村都是熟人;叔叔每次也会提醒婶婶不要忘记关门的钥匙,多注意身体。

现在来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一起到农村家里一起聚,到孩子们开学的时间也就各自过着各种的生活,一个城里的生活,一个农村里的生活。

不知道要这样多少年,连他们的两个儿子都不知道,或许得孙子们都初中毕业了,不需要特别照顾了叔叔就可以回到农村家里和婶婶一起住了。

即使这样叔叔和婶婶也没有什么抱怨的,每当叔叔想要抱怨的时候,婶婶都会制止,都会以孩子孙子们来安慰叔叔,总会说到只要孩子们和孙子都能够安心就好。

城与乡之间是叔叔与婶婶的相互怀念,也是这一代许许多多人在城与乡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