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是说人的免疫力不是从营养中直接获得的,而是依靠极少量的细菌、病毒反复“入侵”,激发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但是“不干不净”可绝不代表不注意饮食卫生,小心戊肝“病从口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戊肝是个啥?是怎么传染的?

和甲、乙、丙肝这些“老大哥”比起来,戊肝是最晚被发现的。戊肝属于全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病,戊肝病毒是吃出来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水、餐具、水果、蔬菜、海产品等传播。当你享受海鲜刺身,醉虾,醉蟹的鲜口时,当你吃火锅,数着七上八下,抢一口毛肚,鸭肠的“嫩”口时,当你和三五好友认真撸串,或大快朵颐吃着外卖时,如果食物没有熟彻底,或者被污染,小心戊肝病毒趁虚而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戊肝潜伏期10-75天,平均40天左右。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小便变黄、腹胀、眼睛泛黄等肝脏损伤的临床表现。专家提醒说,一旦确诊了戊肝,必须住院治疗,虽然戊肝的临床症状和甲肝相似,但起病急、来势凶,病死率大约是甲肝的5-10倍。隔离期自发病之日算起,应不少于3周。

据国家卫健委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连续9年戊肝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远超甲肝,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传染,对孕妇、老年人,还有患基础肝病的人群更有杀伤力。感染戊肝的孕妇极易发生暴发性肝炎、肝衰竭甚至死亡,同时受感染的孕妇会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肝衰竭或死亡。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各脏器功能代偿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感染戊肝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黄疸,极易转为重症肝炎,甚至肝衰竭。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及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也属高危人群,有重叠感染戊肝的风险,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70%。

戊肝有“矛”咱们有“盾”,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上,我们一方面通过保护水源、饮水消毒、粪便管理来预防经水传播。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半生不熟的海鲜和肉类,外出聚餐时最好使用公筷、公勺。

另外,有乙肝病毒携带、大小三阳、甲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肝病基础人群;有生育需求的育龄女性;经常在外就餐、喝酒、熬夜等肝功能不好者,援外人员及旅行者、餐饮工作者、畜牧及海产品养殖加工人员等易感人群,建议接种戊肝疫苗来进行预防保护。

让我们拒绝戊肝,健康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