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节约用水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21世纪以来,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推动缺水地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国家节水行动在中国全面展开。

通过各个部门的多策并举、各个单位的努力奋斗,我国在节水护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根据资料显示,黄河流域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部分支流仍然存在断流或不满足生态流量水量需求的现象。中央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高度重视,要求自2020年12月17日起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依法暂停新增取水许可。水利部全面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在13个地表水超载地级行政区和62个地下水超载县级行政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

为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2018年8月以来,国家多措并举向京津冀地区实施河湖生态补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明显减缓,水面面积大幅增加,2019年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有55%的面积水位止跌或回升。同时,加强水资源统筹配置调度,自2014年以来,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京津冀地区调水超21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3600余万人。

国家节水行动已取得可喜成效:2019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4%和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9,提前实现国家节水行动2020年目标;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出台省级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地方协调机制普遍建立。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建立节水部门协调机制或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全国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整体用水结构逐渐调整,用水效率总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在节水护水这件事上,国家的政策和当地政府的落实都是及时有效的,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在节水用水方面取得的优异的成绩。作为一名节水护水实践队的成员,我们更应该清楚明白国家的政策,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指导老师:王一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