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五个月,漫长的战争以及随之带来的连锁反应,让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这场战争,也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规模抗议欧洲展开

众所周知,在2月份俄乌冲突刚刚爆发之时,欧美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层面,态度都高度一致,均认为要对俄罗斯进行严厉制裁、无条件的支持乌克兰。在那个时候,支持乌克兰、反俄罗斯一种绝对的“政治正确”。

然而四个多月过后,欧美很多民众的态度显然发生了变化。

据媒体报道,有7万到8万名抗议者高喊着“阻止北约”口号,挤满了北约和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的街道,使这座城市陷入停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利时爆发这样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并非偶然。据悉,欧洲各国之前本来就因为新冠疫情的冲击而遭遇比较大的挑战。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一系列对抗制裁举措让欧盟各国的能源等各个领域都遇到了严重问题,6月份比利时的通胀率已经达到了近四十年来的新高。抗议者强烈要求提高工资和减税外,许多抗议者还谴责美国领导的北约对乌克兰持续提供军火。报道称,抗议者要求他们的政府“把钱花在工资上,而不是武器上”。

欧盟各国态度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爆发类似抗议活动的欧洲国家并非只有比利时一个,德国、法国等都有类似抗议活动发生。

民意的变化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欧洲各国在对待俄乌危机态度上的分化。虽然波兰等与俄罗斯关系素来不佳的国家依然坚持要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继续无条件的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但也有很多欧洲国家态度已经发生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媒体报道,荷兰首相吕特近日在参加完欧盟峰会后表示,他反对因中国的香港和新疆政策而重新考虑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他说,欧盟应该解决这些问题,但不应该孤立那些不符合欧洲标准的国家。比利时首相德克罗也表达了对美国及其铁杆盟友近期推行的对华外交路线的不满。他说:“我认为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像背对俄罗斯,一样背对中国”。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