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李兰娟院士她率领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人物。已经七十多岁的年纪,依旧在为国家做出贡献。

其实李兰娟院士已经不是第一次为国出征,早在17年前“非典时期”,李兰娟就将自己的学识发扬在了“抗疫战场上”,带领着队员做好防疫防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优秀的传染科院士,李兰娟确实贫苦出身,而且高中毕业以后学习成为了一名老师,又自学针灸等医学知识,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慢慢的才走向了科研的道路。

成功到底是自己的努力还是家庭的付出?

李兰娟的家庭非常穷苦,大伯就是因为饥饿去世,那个年代能吃饱已经很不错了,女孩子想读书也是难上加难。可是李兰娟的母亲送孩子去了,没钱的时候就挑着粮食走十几里的路去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家里实在拿不出钱读书,李兰娟自己辍学回家了,她的老师觉得这个孩子不读书太可惜,就和李兰娟说你在家自学,到时候升学考试再来考。李兰娟答应了,没想到她最后考上了杭州市第一中学。

开学的时候李兰娟的母亲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是她去了学校以后依旧不够,还是老师帮忙申请了奖学金助学金,李兰娟才顺利留了下来。高中毕业以后,她被分配到老家做中学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乡亲们腰酸背痛没钱医治,李兰娟和母亲一样心善、乐于助人,于是她自学了针灸,和一些老医者上山认“草药”,还放弃了高工资的代课老师,选择成为了一名低薪资“赤脚医生”。乡下几百户人家,无论风雨,她都会上门医治。

就是因为这样好学心善的性格,李兰娟获得了去医学院的推荐名额,她去了医科大学进行深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医院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系列的科研工作背后,李兰娟的母亲始终陪伴着她,后来李兰娟院士和郑树森院士结婚,一个是传染科的领军人物,一个是多器官联合移植开拓者,两人都是工作狂。

于是李兰娟的母亲又成了家里的“定海神针”。学霸李兰娟的儿子依旧是学霸

李兰娟有两个儿子都是由外婆陪伴长大,诞生在双院士家庭,儿子郑杰表示听到最大多的一句话,就是外婆对别人说的“李兰娟不在家!”可是外婆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工作,洗衣做饭还有孩子们的教育,虽然她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却无比支持孩子们追求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兰娟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和拼搏的精神,才能一步步从乡村走到大学,再进入科研领域。

在郑杰的记忆中,母亲和父亲很少有娱乐活动,大量的科研任务在身上,母亲和父亲也能抽出时间学习英语和俄语。在父亲四十多岁的时候,母亲还鼓励他去读博士后,那段时间家里的经济开始都有母亲李兰娟一人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兰娟也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半是母亲的,因为母亲影响着她,也为她做了后勤工作。而她以身作则,对孩子也有了榜样的力量,家庭和睦让孩子也有了底气去拼搏。

李兰娟的母亲活到了107岁,让李兰娟放心在外拼搏了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童年的力量有多大?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教,等到孩子长歪了也不反思自己,只是怪罪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其实以身作则的力量更利于教育,言传身教并不是一句空话。父母对孩子支持,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底气走向未来,而不是一味的怀疑自己,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兰娟和母亲的教育经告诉很多父母,有时候报一堆的补习班,自己却每天懒散消极,孩子是不可能成为学霸的。创造积极有利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呱妈小唠叨

相比于当下,我们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急头白脸,搞得家里鸡飞狗跳,或许是时候认真思考一下了,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