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和灌溉用水,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事关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夏季来临,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最怕遭遇大旱,在地里辛苦种下的青苗干枯变黄、颗粒无收,更怕水源枯竭,人畜饮水都无法保障。这种时候,就是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的时候,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抗旱保供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需求,发挥好自己的能动力,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做好农村供水和灌溉用水保障工作的具体行动中,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及时解决群众喝水、浇地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战天斗地”,在抗旱救灾中当好“及时雨”。

要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对旱情影响的区域,必须深入到农民家中,逐户摸排有无饮水困难,并建立清单台账,提前准备预防措施。对人畜饮水有问题的地方,要组织好村社干部、农民群众去寻找水源、保障供水,必要时更要送水入户,坚决不能发生因旱造成人员极度饮水困难等触碰底线的事件。同时,也要畅通举报通道,让群众帮助及时发现供水问题,主动下沉群众家中安抚情绪,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到位。

对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灌溉用水也要全力保障,切不可产生“看天吃饭”的消极思想。要尽可能的挖掘利用好已有的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采取多引、多提、多拦、多蓄等措施,尽最大可能增加抗旱水源。对于许多没有基础条件的旱区,也不能在办公室坐等下雨、眼看苗黄,要组织利用好洒水车、抽水泵、备用消防车、消防摩托等设施设备,对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进行人工浇灌补水,尽力抗旱保苗,将旱情引发的减产减收影响降到最低。这中间必须切记要干实事、尽全力,切不可因此而“表演”“作秀”,真正当好抗洪救灾的“及时雨”。(作者:王小淡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