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宁夏生态环境厅传来好消息,经过现场踏勘和召开技术评估会,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工程建成后,黄河宁夏段防汛抢险道路全面贯通,塌岸问题得到根本改善,河势得以有效控制,险情隐患基本消除,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将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是自治区大力推进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已列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涉及河道总长度约267公里,涉及的河段为中卫沙坡头以下至青铜峡库区末端河段以及青铜峡坝下至石嘴山河段。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堤防及防汛道路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宁夏黄河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等,总投资约22亿元,计划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为典型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工程特点,总工程量和影响范围较大,工程建设区域内涉及三处国家湿地公园、两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两处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敏感程度较高,需要完成的专题论证内容较多。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建立专班、明确专人,提前介入,全程指导,自2021年5月以来,多次积极主动与自治区相关部门、建设单位及环评技术单位沟通对接,协调推进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据了解,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宁夏生态环境厅于7月4日至5日,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对该工程涉及的敏感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7月6日,宁夏生态环境厅高标准、高规格地组织了技术评估会,邀请贾生元、雷少平、侯光才等7位国家及自治区资深专家组成技术评估会专家组,分别从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地下水等环境影响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专家组技术审查,一致认为该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内容全面,提出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措施总体可行,评价结论可信,从环境影响角度项目实施可行。

文字来源:新消息报2022-07-07(第07版)

视频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照片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记者:赵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