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都以许慎为核心。

六种解说

象形

古代人分析汉字,归纳出了六种条例,这就是六书,即汉字的六种构成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们所说的造字法主要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转注和假借一般说是用字法。

象形是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的造字法。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常见的象形字

手、牙、象、目、耳、牛、羊、

羽、龙、马、禾、竹、门、刀、

弓、册、山、水、川、日、月、

人、口、云、井、火、田、雨。

附:八十个常见的象形字图文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事

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事物的意义或在象形字上添加一个符号表示一种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指出刀刃的位置;“本”字则是在“木”字下面加一横,表示树根所在。

常见的指事字

上、下、兮、乎、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

廿、卅、刃、寸、元、丹、曰、

尺、甘、本、末、亦、血、中。

指事字图文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形声

形声是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两部分组合成字的造字法。形声字的两部分一部分是表意的,叫形旁;一部分是表音的,叫声旁。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常见形声字的结构方式

左形右声:湖、河、材、秧

右形左声:颈、攻、欣、期

上形下声:管、崖、晨、琶

下形上声:毙、案、慕、想

外形内声:围、阁、闺、衷

内形外声:闻、闷、问、辩

形声字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学好形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会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

常见的会意字

从、比、北、出、旦、休、冰、

劣、尖、坐、灾、男、采、明、

炙、炎、看、相、美、祭、驭、

闲、焚、解、尘、鸣、贫、囚、

伏、尾、困、牢、吠、宝、矗、

光、只、妇、买、卖、库、逐。

有趣的会意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注

转注是同一词根分化出来的同义的字,是用来互相解释的。

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考”字的解释是“老也”,“老”字的解释是“考也”。

转注图文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借

假借是指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

如:借当皮衣讲的“求”(即今“裘”字)作请求的“求”,借当黄昏讲的“莫”(即今“暮”字)作否定副词的“莫”。

假借图文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或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