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14日电 《人民日报》2022年7月14日第5版刊发题为《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评论文章称,我国近三年的疫情防控实践充分证明,动态清零符合国情、符合科学,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疫情的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指出,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尽管局部地区仍有小幅波动,但全国疫情形势整体保持平稳,国民经济出现更多积极变化,经济恢复态势持续巩固。这既是对“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性、有效性的有力印证,也是对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的有力印证。

核酸检测的这件事,最好有个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核酸检测的这件事,最好有个标准

文章提到,评价防疫政策的最重要标准就是保护和挽救生命的成效。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之类的防控政策,势必会在短期内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进而出现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导致医疗资源挤兑,最终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不可承受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从实践来看,正是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我们才保证了极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让群众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文章援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称,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卫生健康事业各项指标持续优化。能取得这一成绩,科学有力的疫情防控功不可没。反观一些国家今年初陆续放松防疫政策,但随之而来的后果是病例数激增、死亡病例数高企。这恰恰说明,“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动态清零才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

文章称,从短期来看,对凶猛疫情采取严格防控措施,难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暂时影响,但放眼长远,短时的管控换来的将会是更健康持久的发展。2020年,正因为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才最终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提供了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动态清零不仅为我国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健康、安全、稳定的环境,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大确定性。

文章指出,动态清零并不是追求完全零感染,而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既不让新冠病毒在疫情发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传播扩散到其他区域。这也使得我们能较好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章最后强调,今年3月以来,我们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这表明我国疫情防控效果是好的,效率是高的。就此而言,我国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可持续且必须坚持。(中新经纬APP)

【编辑:董湘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