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与中华文化在本源上是一致的,首先研究的是道,然后才是以道论医。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引张紫阳道士在《悟真篇》上的“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也提及内视,曰:“反听而后所闻彻,内视而后见无朕。”

可见经络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只有修炼至内观返照的境界才能体悟到经络的奥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的直觉主义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早就认为,人认识客观世界有两种思维模式:
一种是“为学”即外求的方式,它是建立外界世界的抽象概念,然后用一些公式、推论来使概念之间发生联系,来推测并认识人们所要认识的客观世界,这也是西方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
另一种是“闻道”即内求的方式,不是建立在形成概念并在概念之间进行推理的基础上,而是通过一种东方人所特有的修炼方式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把“为学”或外求的方法称之为理性的方法,“闻道”或内求的方法称之为非理性的方法或直觉方法。
这是中国(东方)与西方的认知方法最明显的不同。
以老子为代表的直觉主义者认为,人若常处在有欲的状态,便只能通过感官接受到鲜明昭著的事物之信息,也可说此时是通过理性意识来认识事物。
而人若常处在无欲状态,“玄览”(即后来医学认为的经络系统)便可接受到深远莫测的“常道”之信息,也可以说是通过潜在意识和非理性意识来认识事物。
由此可见,感官和“玄览”都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或称之为信息接收器。
所不同的是,感官只能接收到来自外界的信息,而“玄览”则不仅能接受外界的(微弱)信息,同时还能接收来自体内的信息。

如何充分发挥“玄览”的职能,老子认为应该进行“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的修炼。
修炼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排除杂念,收视返听,使内心和大脑保持一种虚明的状态,这种虚明的状态可使“玄览”接收到更多的、平常不易被人感知的来自体内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修炼出水的境界,庄子修炼出和的境界

老子道的境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庄子德的境界:
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脩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虚者心斋,人能虚心,虚非欲道,道自归之。

诸事万物不入于心,耳目内通外于心知。心不内受亦不外遂。虚静空灵一阳来复。
易曰:洗心退藏于密!
若闻毁誉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受之则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见闻,如不见闻,即是诸事万物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遂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