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南通,刚放暑假的16岁女孩小丽,因为本身爱好配音,就想在某云app上找一份声播兼职,没成想一下子就被骗了3万,小丽不服,便找到骗子理论,结果又被骗了5万,我们不禁要问:这骗子用的到底是什么法术?居然一骗再骗,还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丽最近放暑假了,无所事事的她想找份活干,顺便也可以赚点零花钱,由于她一向喜欢配音,就下载了某云app。

当她按照对方提示进了群后,对方声称,他们是帮某雅、某枝等平台录制电影解说、少儿读物、有声书、情感电台、宣传片之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方还说,试音单5000字10-20元一单,有声书1000-10000字120-600元一单,时薪书一小时500元。

但对方又说了,要求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年龄23岁以上。

估计小丽也觉得又不会和对方直接见面,只要她不说,对方是不可能知道她其实只有16岁的,所以,她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

看到群里有人赚钱了,小丽心里痒痒的,便也要求接单,可对方却说想接单就要先刷满50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丽信以为真,就先刷了2笔,一共花了3万元,当她正想再刷第三笔的时候,却被妈妈发现并报了警。

当小丽得知自己被骗后,非常的气愤,但又心有不甘。

于是,她便再次找到骗子,想和他理论,找回那被骗的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没王法了,你也看到昨天有人完成了,完成了肯定一并还款了。”

“我帮你凑了一天凑了一万五,已经仁至义尽了”

“你还要完成吗?不完成的话,我把帮你凑到的一万五还给人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子还在不停地诱惑着小丽。

“七万呢你在想什么?”

“有本事把我投进去的还给我。”

小丽反驳道。

“我说了我会帮你想办法一起完成,你现在来这么一说,什么意思?”

骗子反问道。

“那现在还差很多怎么办?”

小丽开始有点动摇了。

“要是你还想完成拿回你的钱,我先帮你充我的。”

“剩下的再一起想办法完成,回来你再还给我一万五就好。”

骗子见小丽有所动摇了,便又继续欺骗道。

小丽被骗子蒙骗,再次相信了他的话,便又用妈妈的微信转了5万元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小丽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转账后,就直接被对方拉黑了。

1、骗子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小丽的钱财,触犯了刑法,属于诈骗罪,应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骗子从小丽处骗得8万元,属于数额巨大,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中提到: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所以骗子所得的8万元应该及时归还给小丽。

3、《民法典》第十七条有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小丽只有16岁,属于未成年人,诈骗未成年人钱财的应该加重处罚。

4、小丽被骗走了8万元,妈妈报警了,那这8万元还能被追回来吗?

不一定,像这种诈骗案空间跨度太大,有的在查案时甚至要出国,办案金额大,还不一定能顺利破案。

5、骗子很有可能是团伙作案,他们常常是分工明确,经验丰富,不要说孩子了,就是成年人,只要是碰上他们,也未必能逃过一劫。

所以,对于骗子,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远离他们。

6、孩子还未成年,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手机给孩子使用,更不应该连支付密码也让孩子知晓,这样很不安全,一不留心就会出事,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就像本案中的小丽妈妈,在明知小丽已经被骗3万元的情况下,她居然还会让小丽动她的手机,实在是心大得可以。

再次给家长提个醒,孩子放假在家,除了要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外,还要切记自己的手机密码千万千万不能让孩子知道,要知道,出手的钱是不一定能找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