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诗选》学记3.白头吟

《李白诗选》学记3.白头吟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

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李白擅长学习乐府民歌,从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体察世态人情。其具体做法就是仿写、扩写、改写民歌。

李白乐府,多在原题原歌基础上演义、推衍,大而化之,深而细之,铺而展之,使尽其情,穷其意,美其辞,这更似扩写。

故,李白学乐府、拟乐府、作乐府、超越乐府。李的乐府,将旧题之意渲染之极,远超前人前作,以至无以复加,后难为继。从三曹鲍左以来,拟学乐府至李白而达到高峰,也是一个拐点。后之杜甫、白居易只好另辟蹊径,或以旧题创新意,或创新题且创新意,白居易号之为“新乐府”,然则文人乐府终于走到了顶极之巅。

太白乐府,依旧题,且扣旧意并衍化扩展之。试读《白头吟》古辞:

白头吟 西汉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诗女性形象更加哀婉凄恻,一往情深;也更加悲苦无奈,地位较汉代更苦;刚性也差些,没有了“相决绝”的气概,“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愿望直白追求也变为“只今惟见青陵台”的无奈与愤慨、控诉。

写法上,白诗继承了古辞比兴手法,意象更趋系统、整饬,并增加了用典寓意、正反对比,文人化色彩很是鲜明。

文人化还表现在更自觉的结构追求。

首六句为第一段,比兴开篇,以鸳鸯雌雄相依,不离不弃,突出爱情真挚,与下文形成反衬对比。

“此时”至“古林”十句是第二段。用典寓意,写女人深情男子薄幸,与上段对比。

后文为第三段。进一步展现女子的重情,谴责男子的冷酷无义。对女性抱以深切同情。

先以兔丝女萝喻男女双方,写男子本来无情,易为外部诱惑而变心。女子为什么还要痴情专一呢?愤激的话语,鲜明的倾向,归结为“草犹一心,人不如草”的慨叹。

“莫卷”四句写女人一往情深,被遗弃后仍心怀旧情,设想着能够破镜重圆。

结尾四句,打破了这种幻想痴梦,以覆水难收为喻,引用“青陵台”的典故,表达愤慨。

第三大段三层好像是总分结构。

本诗拟女人口吻,从女性角度表达,写出女性柔弱善良、多情重义的品格,对男人的负心、己身的背弃,既气愤又无奈。

“莫卷”四句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细节把握精准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