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乡十八公

淀乡十八公

网易号

关注
2474粉丝
1017关注
4.9万被推荐
IP属地:河北

河北省安新县第二中学高级中学教师

16枚勋章

5次获得编辑精选

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教书匠

  • 左传名言557.鲁襄公7年
    9襄22.557、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襄公7年) 卫国首相孙文子孙林父出访鲁国,傲慢无礼,在欢迎仪式上与鲁君并肩登上台阶,被人点明失礼也不悔改。鲁国礼宾官叔孙穆子叔孙豹对此做出评论。这是叔孙豹的话。 过,过错,犯过错。 悛,quān,改悔,悔改。 亡,逃亡,被驱逐,垮台。灭亡,死亡。 犯了过错却不思悔改,这就是垮台灭亡的根本原因啊。
  • 左传名言556.鲁襄公7年
    9襄21.556、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合为仁。(襄公7年) 晋国首相韩献子韩厥告老退休,晋悼公打算让韩献子的长子公族穆子无忌继任。无忌有残疾,辞让而推荐他的弟弟。这是无忌推辞时说的话。 恤,体恤。 正,动词,纠正,校正,摆正,放正。 参,三。指德、正、直三者。 体恤人民就是德,校正直就是正,纠正曲就是直,把这三者合二为一就是仁。
  • 高考议论文写作校本课程(理论卷)2

    2024-03-26
    图片
  • 左传名言555.鲁襄公6年
    9襄20.555、同罪异罚,非刑也。(襄公6年) 这是宋国执政大臣子罕评说华弱乐辔事件的话。 华弱、乐辔两人交恶。乐辔在朝堂上用弓套住华弱的头颈,来侮辱他。宋平公觉得华弱作为国防部长却这么软弱,不称职,就将华弱驱逐出境。内阁执政大臣子罕认为乐辔罪过也不小,应该同样受罚。 犯同样的罪却处以不同的惩罚,这是不符合刑法的。
  • 高考议论文写作校本课程(理论卷)1

    2024-03-18
    图片
  • 左传名言554.鲁襄公6年
    9襄19.554、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襄公6年) 这是叙说宋国的两位大夫——华弱与乐辔的关系的话。华弱与乐辔都是宋戴公的后裔,两家世代为宋国卿大夫。 狎,亲近,亲昵,过分亲密。狎玩。 优,戏谑,嘲戏,调戏,戏弄。 谤,诽谤,毁谤。 少小的时候互相过分亲密,长大了相互调戏,又互相毁谤。
  • 《史记高中学本》序

    2024-03-07
    图片
  • 嘉尔成年(独幕剧)

    2024-03-02
    图片
  • 孟子名言86.公孙丑上19
    3.19.86、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第2章) 这是孟子对知言的解说。 诐(bì)辞,偏颇之辞,不全面的偏见。 蔽。不通明,被阻滞,被遮蔽。 淫,过度,过分。 离,离开正义,脱离正道。 遁辞,理屈词穷而躲闪的言辞。 不全面的言辞要知道它片面性的地方,过分的言辞要知道它失误的地方,邪恶的言辞要知道它脱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辞要知道它理亏的地方。这些言辞,产生于内心,伤害到政治;发展到政事,危害到国事。
  • 鲁迅名言54.坟54
    1.4.21.54、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坟 文化偏至论) 评点:法国大革命后,平等自由之风大兴,人类发现了人格的尊严,个性的价值。张扬自我,崇尚个性。
  • 左传名言553.鲁襄公5年
    9襄18.553、己则无信,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襄公5年) 这是《左传》对楚共王不讲信用,却靠滥杀大臣来树立个人威信的做法的批评。 逞,称愿,遂心,快心。达到目的。这里指立威。 自己不讲信用,却靠杀人来遂心立威,不也很困难吗?
  • 鲁迅名言53.坟53
    1.4.20.53、曰非物质,曰重个人。(坟 文化偏至论) 评点:这是鲁迅此文中心主旨所在。非物质,崇尚精神。重个人,呼唤精英。此种思想,有尼采主义的影响。
  • 孟子名言85.公孙丑上18
    3.18.85、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第2章) 这就是著名的揠苗助长,即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 闵,忧,忧伤,忧愁。 揠,yà,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病,疲倦。 趋,快步走,小跑。 槁,枯槁,枯萎。 耘,除草。 非徒,不但。 宋国有一个担忧禾苗不长而把苗拔高的人,很疲倦地回到家里,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快步去往看视,禾苗早已经枯槁了。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很少啊。认为培育禾苗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是不给秧苗除草的人;帮助它生长的人,是拔苗的人。非但没有益处,而又对它有害呀。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是成语。
  • 左传名言552.鲁襄公4年
    9襄17.552、修民事,田以时。(襄公4年) 晋悼公听从了魏绛的劝谏,这两句是说晋悼公的作为的。 田,田猎,打猎。 以时,按时,按照时令,不耽误农时。 修整治理百姓的事务,打猎按照农业时令进行。 注重民事,注意农时,关注农业。
  • 孟子名言84.公孙丑上17
    3.17.84、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第2章) 这还是孟子对公孙丑说的话。谈要心内有义,不可外之。 有事,这里指要培养正义,要心中有义。 正,止,停止。 对于义,一定要时时培养而不能停止,心中念念不忘,却又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成长。
  • 鲁迅名言52.坟52
    1.4.19.52、新者虽作,旧亦未僵。(坟 文化偏至论) 评点:新的虽然已经兴起,旧的也还没有僵化。新旧交接。
  • 左传名言551.鲁襄公4年
    9襄16.551、而用德度,远至迩安。(襄公4年) 与上一句一样,这还是魏绛向晋悼公谈交好戎狄的话。 德,道德,德行。 度,法度,标准。 远:形容词名词化,远者,远方的人。 迩,近,形容词名词化,近者,近处的人。 至,到来。这里指归附归服。 安,安全,安定。安服。 使用道德法度治国,远方国家来朝归服,近邻国家安定安服。
  • 鲁迅名言51.坟51
    1.4.18.51、特知此派之兴,决非突见而靡人心,亦不至突灭而归乌有,据地极固,函义甚深。以是为二十世纪文化始基,虽云早计,然其为将来新思想之朕兆,亦新生活之先驱,则按诸史实所昭垂,可不俟繁言而解者已。(坟 文化偏至论) 评点: 十九世纪末的文化思潮的影响。 其兴起决非突然出现以迷乱人心,也不会突然消失而化为乌有。它的基础很坚固,函义很深刻。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文化的基础,或许定论有些早,但其作为将来新思想的预兆,也就是新生活的先驱,却是按照史实所推衍揭示,不用多说就可理解的。 这个评论,已被后之现实所证实了。
  • 孟子名言83.公孙丑上16
    3.16.83、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第2章) 这是非常著名的一段话。是孟子对其浩然之气的解说。 至,达到极点,最。 直,正直,刚直。 馁,本义饥饿。这里指气衰败而没有力量。 袭,袭取。偶然短暂而取。 慊,愉快,满足。 那种气呀,最广大最刚强,用正直培养而不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那种气呀,配合正义与大道;如果不这样,就衰败而没有力量了。这样看来,它是聚集积累道义所产生的,不是短暂偶然的正义行为而能取得的。所作所为,但有心理上的不愉快、不满足,那气就衰败而无力了。 浩然之气,天地正义,道义所在,有我无敌。
  • 左传名言550.鲁襄公4年
    9襄15.550、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襄公4年) 这是魏绛对晋悼公谈与戎狄建立友好关系的好处时说的话。 绥,安,安抚,绥靖。 师徒,军队。 勤,劳,劳累,劳苦。 甲兵,铠甲与兵器。 顿,敝,坏。 用德行安抚戎狄,不必劳师动众,不损坏铠甲兵器。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