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

“餐前餐后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这是曾伴随80、90一代成长起来的太子奶的宣传语,如今,货架上已没有太子奶的身影。

近日,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子奶”)40%股权于7月8日公开拍卖。这一消息让已经被人遗忘太久的太子奶再度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阿里拍卖平台信息显示,该股权评估价为1.25亿元,起拍价为8756.76万元,折价相当于7折,拍卖保证金为437.84万元,增价幅度为43万元。但尴尬的是,尽管围观者众,却无一人出价,拍卖以流拍告终。此前,作为太子奶集团持股60%的大股东,三元股份曾于7月1日发布公告,宣布放弃优先购买权且不参与本次拍卖。鉴于此,似乎这样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

太子奶成立于1996年,它的真正流行是从其创始人李途纯以8888万元的价格拿下央视食品饮料类的“年度标王”开始的。自此,太子奶开启了它的黄金十年。

从2001年-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飙升至30亿元,全国经销商超过7000家,市场占有率将近80%,打败乐百氏和娃哈哈,成为中国乳酸菌饮料行业的龙头。彼时,蒙牛和伊利还是“小弟”。然而,不知道是否所有盛极一时的企业都会“死于”无序扩张。

2007年,拿到高盛等旗下私募股权基金后的太子奶走上了多元扩张的道路,并签署了对赌协议。2008年,金融危机叠加三鹿奶粉事件成了压死太子奶的“稻草”。2011年,太子奶被三元股份、新华联收购。但根据三元股份的报表,破产重组并未给太子带来生机,自2016年开始营收持续下滑,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等待太子奶的路在何处?是就此销声匿迹还是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