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曾记录过这样一句话:“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毛主席此番言论,是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成分、现状以及发展情况,做了深刻研究之后,才总结出的真理。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当时的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文化相当落后,党中央肩上的担子十分繁重,若不摸清我国的基本国情,那么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将彻底失去方向。

因此,毛主席不仅主动学习苏联经济建设,主动研究经济学书籍,还要求党中央领导和地方干部,实际参与到农业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当中去。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毛主席早前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地方官员的经济建设工作进度究竟如何?在工作中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或是摸索出什么好的建设方法?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建设宝贵的经验。

为了考察地方工作,毛主席多次召见地方官员进京询问,问题严峻时,还亲自坐火车下基层考察,或是每到一个城市,停留一小时,约见一下地方官员,咨询下当地的发展情况。

毛主席视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毛主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毛主席途经山东考察时,与当地官员又谈论了些什么内容?毛主席的社会主义改革构想最终实现了吗?

工商农业大改造,社会主义要建成

1953年,毛主席提出了党中央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一点:将马列主义作为过渡时期的理论依据,利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二点:将当前的基本国情,作为过渡时期的现实依据,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农业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以“农业集体化”的方式进行,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在全国增设农业互助试点,建立农业集体化的初级模式,由地方领导全权参与推进,主要文件依据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在高效推进农业集体化进程时,纠正急功近利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主要指导思想依据为《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定》。

第二阶段,在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高速阶段,党中央加大力度支持,为合作社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发展速度过猛,行动路线出现偏差时,及时出台相关决定,修正后再出发,理论依据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合作社的通知》。

第三个阶段,农业合作社的初级模式已经基本建成,接下来要向社会主义合作化迈进,具体工作指标参考为,毛主席在第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那么毛主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否达到预期?是否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呢?

答案是肯定的,自1949年到1956年来,党中央完全实现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农业生产力和产量总值出现了质的提升,也促进了工业部门的发展,完全超越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农业这般“好整”了,因为要将“个人”所有制变成“集体所有”,将“资本主义所有”变成国家全民所有,会牵动大部分人的利益,其中包括农民、轻工业制造者、做买卖的小商贩等。

如果这些“小资本家”们不同意改造,或是与地方恶霸匪患勾结,保障自己的利益,那么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会变得艰难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状况,党中央提出了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造,所谓赎买,就是将资本家的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完成公私合营,然后分给资本家股份和年产量利息,同时保留资本家原有的从业人员岗位。

这么一来,既不用“打倒”资本家,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造反”,也能保障资本家的利益,属于妥妥的共赢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已经将社会主义的主要的改革方向与政策,明摆着列举出来了,接下来就靠各级干部自己“动手”了...

主席会后忙奔走,地委书记受考验

1955年10月,党的第七届六中全会结束后,毛主席便开始大刀阔斧地筹备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

他先是约见各地工商代表,对其进行思想开导,而后又找到各级部门代表,辅助党中央去做地方资本人士的思想工作。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关工商业的具体改造问题和方向,毛主席决定要在前往杭州的途中,约见下当地官员,了解过具体情况之后再起草文件。

1955年11月1日晚,毛主席从北京乘坐专列前往杭州,途经天津,特意停靠一小时,其间,特意将天津市委书记和副市长请到火车“雅间”谈话。

因为谈话时间短,毛主席要求内容精炼,两位领导就将天津农业合作社的开展情况,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思想工作,与毛主席汇报了一番。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草稿纸上记下主要内容之后,便启程前往山东,准备“约见”下一位官员...

11月2日凌晨,毛主席的专列抵达德州,列车站台外,一位身穿棉大衣,喘着白气,站着笔直的某位领导已经在寒风中等候多时了。

不一会儿,火车的门打开了,叶子龙走到该领导跟前问道:“你是山东德州地委副书记吗?”

“是的”,该领导回复道,冻得发紫的嘴唇上略微有一些抖动。

毛主席(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上车”,时任毛主席秘书兼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的叶子龙,“惜字如金”地说道。

这下,德州地委副书记更加紧张了…

“请问是哪位领导要见我?”,该书记忍不住追问道,叶子龙只淡淡地回复了一句:“毛主席”。

一听是主席要见他,德州地委副书记原本紧张的心顿时放松了起来,因为在那个年代,能见到毛主席的人,都会被认为是无上的荣耀。

朱永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话间,叶子龙将其引进一节雅间,这里是按照主席的工作习惯改造成的车厢,里面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子上有一沓稿纸和一把削好的铅笔,看起来像极了“考场”。

大约四五分钟过后,毛主席迈着大步走进车厢,德州地委副书记慌忙走上前去与毛主席握手。

毛主席热情地与之打招呼,随后又示意其将厚重的大衣脱下,坐下来谈话。

“你叫什么名字?”毛主席微笑着问道。

“朱永顺,永远的永,顺利的顺”,德州地委副书记一字一顿地回复到,见毛主席用铅笔书写着自己的名字,朱副书记心中不甚欣喜。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毛主席又询问了朱永顺的职务、工作时间、家庭住址等问题,朱副书记都一一做了回答,心态也完全放松了下来。

“小朱同志,你有没有贪污过?”毛主席话锋一转,惊得朱永顺瞪大了眼睛。

“没有,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主席您的教诲我一直谨记在心”,朱永顺义正词严地说道。

毛主席听罢微笑着看着朱永顺,一面抽着烟,一面示意他也“来一根”,朱永顺慌忙摆手示意道:“我从不抽烟”。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这里农业合作社搞得怎样了?”毛主席言谈温和地问罢,朱永顺像是打了鸡血那般,陡然提起了精神,滔滔不绝地与毛主席聊了起来。

看来,德州的农业集体化工作搞得不错,朱永顺一开启了话匣子,根本停不下来。

尤其在与毛主席聊到,农业集体合作社的产值,比那些个体户多了好几倍时,毛主席心情大悦,也激动地说道:“合作社一定要增产,不然还搞它干什么?”

汇报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毛主席又问了朱永顺一些,关于上级领导指导工作和抓生产的相关事宜。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永顺的回答令主席甚是满意,可见德州领导部门的工作十分到位,既亲自下基层指导,也鼓励地方干部参与劳作。

当毛主席询问德州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时,朱永顺则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老老实实地对毛主席交代道:“我不太懂经济”。

“不懂不要紧,多抓几次就有头绪了”,毛主席见朱永顺有些尴尬,特意鼓励他一番,朱永顺听罢,也接连点头。

在此次谈话中,毛主席了解到德州农业改造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还了解到合作社会计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从朱永顺这里吸取到“会计互助网”的经验。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毛主席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城市,汲取更多问题与经验,然后起草《改造决议》,并分发到全国各地做参考...

实事求是搞建设,稳扎稳打搞发展

1955年11月5日下午,毛主席乘坐的专列终于抵达最后一站杭州,其间又特意约见了几名来自农村的战士,向他们了解了关于地方工商农业改造的具体情况。

11月10日,毛主席就起草《中共中央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举行座谈会,共有19名官员到场听取了会议精神。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毛主席又召集了华东、中南等9个省的书记前往杭州开会,共研讨出15条工商、农业的发展意见。

11月17日,毛主席为《问题决议》做了最后一次修改后,交给了《人民日报》进行发表。

此时,德州地委副书记朱永顺也接到了党中央发给全国各省市的电报,其中,既详细阐述了农业和工商业改造所遇到的问题与经验,也对半个月前朱永顺提到的“会计互助网”等经验,表示了肯定。

那么,党中央所制定的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路线,为何在农业上推进得如此之快,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这块,又如此缓慢呢?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新中国接下了国民政府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从财政赤字,到资金外流,再到国内生产力低下,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匀,国内经济环境十分严峻。

其次,是国内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力度空前增大,尤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后,这些工商业的资本家们,就更加排斥“集体化”的进程。

再加上,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近代战争的影响下,长期受到外部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制约,想要完全掌握并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作壁垒多且难度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最现实的分布不均、发展机构不协调、经济比重小等现实问题,党中央想要吸纳和重新整合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一条促进工业的发展方案,和市场前景规划,合并了也难有经济效益。

毛主席所提出“赎买”政策,固然是好,但要让这些稀稀拉拉的资本家们接受这一结果,还需要付出众多努力。

因为那些资本家们根本不了解社会主义,更别谈“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初衷及目的,总之这项改革难以起步。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工作,推进得十分缓慢,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动武,但党中央依旧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这项工作。

最终,我国在过渡时期,通过对工商业和农业的改革,达到了从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局面,资产阶级在中国社会中已经无法形成势力,也无法左右国家的命运。

诚然,要想彻底消除“个人资产阶级”的办法是不存在的,毕竟这是个全民创业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个体资本家”可以存在,“资本家阶级”无法越过社会主义成为一支庞大的力量,这是毛主席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引领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