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2022年的楼市走进了下半场,7月过半,楼市下半场的路要如何走?本文就来谈谈楼市下半场的“危”与“机”。
一、楼市趋势
时间进入7月,各种上半年的数据陆续出炉,关于经济,关于楼市,从楼市的“半年报”中,我们看到了房地产市场正逐渐趋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1个和21个,比上月均增加6个。分城市能级来看,一线城市上涨力度持续增强,一、二手房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二线城市则处于“强者恒强”的持续分化状况;三线城市总体依然复苏偏慢,产业支撑力度强需求潜力大的城市,步入上升通道。预计后续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热度传导至周边二线及强三线城市,市场修复面将逐步扩大。
从上半年楼市数据来看,楼市短期内已筑底,虽然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依然下跌,但环比却分别上涨1.3%和2%,环比增速均较上月明显扩大40个百分点左右,市场活跃度提升。各方面数据都表明了一个迹象,楼市正在逐步修复,那么下半年楼市会如何走呢?万科郁亮这样说,从短期来看楼市已经触底,但恢复将是一个缓慢而温和的过程。这也是业界普遍观点,楼市筑底或者说夯实底部的时间会比往年的周期更长,长期来看楼市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楼市的“危”
楼市总体趋势是向好的,但要真正的“稳”,还需要一定时间。为何楼市需要这样一段时间,用来恢复市场信心,提振楼市预期。
2022年上半场的“稳楼市”,算上7月,已经持续大半年了,轰轰烈烈,席卷全国,截止目前已有200余城出台楼市新政近500次,算下来平均每天超过两条,然而从上半年各项楼市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地产景气指数也并未出现明显回升,这与过去几轮楼市周期表现截然不同,结合2008年和2015年的“大救市”,放到2022年来看,楼市周期论看似不灵验了,诚然,今年确实不太一样。
问题出在哪里,是老百姓都不买房了吗?实则不然,归根结底,还是购房预期转弱了。还记得2008年和2015年的时候,政策一松,楼市立马走热,房价蹭蹭蹭往上涨。然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稳楼市”已经持续了大半年,自上而下,无论是调控次数还是松绑力度都远超以往,楼市却依然不愠不火,除了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外,很大因素就是房地产市场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楼市的“机”

房地产风险亟待出清,楼市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但长期来看,楼市总体是向好的,那么楼市的“机”又在哪里?
一方面,从短期来看,得益于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提振政策,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由负向循环向正向循环的转变之中,下半年楼市松绑次数和力度还会更多,“稳楼市”是实现“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房地产行业还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尽管上半年的表现不甚乐观,不过房地产压舱石和“稳大盘”的作用不可忽视。专家认为,下半年应该采取果断措施,包括调整调控政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尽快稳定楼市。
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楼市是很有机会的,包括今年下半年也一样。简单来说,真正的刚需买房,无论首付比例还是房贷利率,当下都超低,节省下来的那可是真金白银。改善购房也不例外,购房门槛的放松,给了有能力买房的人机会。就房地产行业来说,在都市圈、城市群和一些经济发展较好、人口流入大的城市,预计商品房市场中长期仍能保持12亿至15亿平方米的交易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楼市走入下半场,可以说是“危”和“机”并存,房地产短期筑底,长期向好,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提振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