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出部署。规划期至2025年,中期展望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的69个市(州);规划主要对象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为保持文化传承弘扬的关联性,在谋划实施相关重要举措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延伸至与文物联系紧密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水利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相关领域。

多年来黄河流域在考古、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古建筑、石窟寺保护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强,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整体水平不高,让文物活起来方法不多,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依然存在,融入当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效益发挥等方面尚不充分,难以形成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有效支撑。

《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为至2025年,完成黄河文物资源调查,建立黄河文物资源数据库,发布一批重要黄河文物名录,新核定公布5000处文物保护单位;实施黄河流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基本厘清黄河文物价值体系;实施一批具有带动和示范效应、影响力重大的黄河文物综合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率达到30%以上;建设黄河文化驿站,推出一批高水平黄河文物陈列展览,系统展示黄河文物价值和文化内涵;建立省部际协作协调机制;有效支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

至2035年,黄河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动态化、科学化和信息化;黄河流域“考古中国”项目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进展,黄河文物价值研究取得重大成就,黄河文化主体地位全面凸显;黄河文物无重大险情,预防性保护有序实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保护项目科技含量显著提升;黄河文物展示利用水平和对社会开放程度明显提高,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活;文物保护利用跨区域协调机制更加务实高效;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成效全面显现,全面支撑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

展望2050年,黄河文物保护利用对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彰显;黄河文化全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的文明标识,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文化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彰显,黄河文明的重大成就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