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集团作为我国超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我国核设施基础建设和核战略力量发展。有着“核掌门”之称的康日新,当年是核工业集团的一把手,但是最终因巨额贪腐和出卖国家机密成为阶下囚。康日新为何成为巨贪?这和中核集团的管理体制有什么关系呢?

01 中核集团原“核掌门”康日新落马,巨额贪腐并出卖国家机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官方公布的消息来看,康日新被查是因为涉嫌严重的经济犯罪,致使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由于中核集团本身就是比较敏感的企业,当康日新案发生后,我国对此事也是进行了谨慎的处理,并没有对外进行过多的报道,所以国人对于康日新这个名字来说,依旧是比较陌生。然而,国家在对康日新涉嫌经济犯罪一事调查的时候,意外发现康日新不仅仅只是常规的经济犯罪,而且还存在充当西方间谍人员嫌疑,为了对康日新的问题进一步查证,我国安全部门专门对康日新进行了更加系统的调查,结果证明康日新在任职期间,多次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特别的方式肆意泄露国家的核材料情报,从而来牟取暴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康日新在刚进入中核集团的时候,曾一度给中核集团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不仅各项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令多年亏损的中核集团一改弊病,仅仅过去了一年,中核集团就转亏为盈,而正因为此事,康日新就正式成为了我国核工业领域的佼佼者。不过,当中核集团的经济发展迈入盈利后,康日新就逐步迷上了“炒股”,康日新自从扎进股市后,也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了尽快让失去的资金回笼,无奈之下康日新开始动起了歪心思,那就是挪用公款,以作为投资为由,将国有资产通过特殊方式转到自己手中,准备等到回本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还回去,但结果就是挪用的公款也同样被股市给吃掉。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国家在对康日新挪用公款一事调查的时候,发现康日新还涉及泄露我国核材料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国家核战略安全,因此为了防止还有其它问题,康日新泄密案也就移交至我国安全部门。

从公开报道的消息来看,当康日新涉及泄密核材料案曝出后,我国安全部门立即对一系列的事件进行调查,发现在2006年的时候,浙江三门和广东阳江两处的核电项目招标存在泄密问题。据了解,浙江三门和广东阳江在招标之前,中核集团的工作人员对竞标公司进行了全面的资质审查,当时得出的结果就是有两家的公司资质最为符合,分别是美国的西屋公司和法国的阿海珐公司,由于当时美国西屋公司的资质更加齐全,所以当时中核集团高层一致同意选择美国的西屋公司作为优先的竞标方。不过公示信息的时候发现,中标的竟然是法国的阿海珐公司,这就令诸多专家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许多人都表示不理解。

不过当时间来到2008年后,也就是康日新被查后,这一案件才逐步被解密。按照官方报道的情况来看,康日新是在法国公司的金钱诱惑之下,公然插手招标的结果,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同时,康日新为了从法国公司手中获取巨额金钱,主动将我国大量的核材料的机密文件提供给了对方,从而致使我国诸多核战略材料外泄,这也相继给我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当我国完成对康日新的调查后,在2010年11月29日时,国家对康日新进行了审判,审判结果是无期徒刑。不过在2016年9月6日,康日新案又再次进行了审判,并且刑期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无期徒刑减为了二十年的有期徒刑。

02 从垄断到腐败,只是时间问题

从整件事情的过程来看,可以看出:

1. 首先,中核集团的领导有“特权”干预商业招投标,能让自己“满意”的公司得到中标,这给了腐败和权钱交易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对外还可以美其名曰“安全”、“保密”等说辞搪塞过去。

2. 其次,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境外黑手一旦得手后,就会拿这个进行要挟,以此来达到进一步的险恶目的,“核掌门”康日新就是这样一步步深陷泥潭。

中国新闻周刊发文说,从垄断到腐败,只是时间问题。

在缺乏监管的垄断权力下,腐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一般来说,垄断只存在于权力高度集中、资金密集、市场话语权缺失、可用资源高度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高垄断行业,往往最容易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对掌握资金和资源投放的人来说,决定着社会财富与自然资源走向,就是最容易获得法外利益的工具。而腐败滋生的体制根源,也同样存在于这些行业和领域。

由于垄断性企业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政策游说能力,也就拥有了和社会、政府的对话可能,这种潜在的影响力,来进一步维护它的垄断权利和垄断利益。

03 打破先天垄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绝对垄断导致绝对腐败。从这件事看,打破先天垄断,核工业项目必须通过公开审核、公开公示,让程序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