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那个时代悲剧下的一个小人物。在鲁迅先生所著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他是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荼毒,沦落讨饭的地步,也不愿脱下那读书人标志的长衫。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彰显着自己于别人的不同,被人戏弄,遭人讥讽,他也欣然接受。一碟茴香豆,从有到无,恰到好处看到了这个社会的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建制度下的产物

在咸亨酒店,孔乙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他是读书人,但他胡子花白仍然只是童生。每次去咸亨酒店,他只能和穿短打的那些做工人一样,站在柜台喝两碗酒,点一碟茴香豆。而那些出手阔绰的长衫主顾则是走进隔壁的房间,要酒要菜,坐着慢慢喝。站着喝酒,说明他的经济能力只能和穿短打的一样。穿着长衫,又标榜着他那读书人的身份。他不屑与短打人为伍,而穿长衫的更不与他为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造成他这样尴尬存在的罪魁祸首,就是那封建科举制度。深受封建教育制度束缚,造就了孔乙己的迂腐不堪,导致他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一心只读圣贤书,让他有着比一般人更高的自尊,在生活、经济上不愿放下自己的身份,从而穷困潦倒。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也是他生活上的四体不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乙己的身份代表着和他一样饱受封建制度思想腐蚀的人,在时代的变化中,无法跟上,也不愿改变的读书人,宁愿维护那份清高苟活,也不愿放下身段去生存。如果,孔乙己真的有着读书人的清高,也就只是穷困潦倒。当他再次去到咸亨酒店,被人说是偷了东西,他会狡辩说书不能算作偷,窃书不能算偷,这是读书人的事。从他的话中,他仍然维护着自己读书人的清高。甚至因为偷窃,被别人殴打,他也会维护自己的自尊说是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人的善良

从科举之路的神坛跌落,鄙视着底层的劳动人民,却仍然保持着善良的性格。孔乙己不会和那些穿短打的人聊天,转而和酒店的小伙计聊天。当问到小伙计是否读过书时,他兴奋地跟小伙计讲解着茴香豆的“茴”四种写法,被小伙计不屑理睬,以及愈不耐烦伤了自尊,只能叹气掩饰自己的尴尬,又做出极惋惜的姿态想要小伙计能跟着学习。这个时候的孔乙己是善良的,他希望小伙计能跟着习字,在以后当上掌柜时记账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邻居孩子围着他想要吃茴香豆时,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仍然不散,孔乙己慌了,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也许我们看到了孔乙己小气只给了每人一颗,殊不知一碟茴香豆本就没有多少。能每人一颗,已经是他的大方了。而那些穿着长衫,出手阔绰之人,能否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茴香豆呢。当这些孩子长大后,还是否记得当初给他们茴香豆的孔乙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穿着长衫,坐着慢慢喝酒的人相比,孔乙己与他们不同,他有着自己内心的善良。同样,他的善良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同,甚至得到更多的是嘲讽。看着已是不多的茴香豆,孔乙己的护食,和那些从不愿给出一颗茴香豆的穿长衫的人一样,他不愿再给出,因为不受待见的善良,让他对生活生出绝望,更是体现出了那个社会人性的自私与冷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乙己虽然保持着迂腐的思想,对于咸亨酒店来说,他的品行很好,从不拖欠酒钱,没有现钱时,会记在粉板上,不出一个月就会还清,掌柜会把他的名字从粉板上拭掉。当酒店掌柜很长时间想起孔乙己还欠着酒钱时,他已经很久没去咸亨酒店喝酒了。他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有他也是过,没有也一样,只是他的出现为他人增添了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着再一次的偷窃,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他依旧在双腿下垫着一个草垫子,用草绳拴住,挂在脖子上,爬着去了咸亨酒店喝酒。掌柜看见后,仍不忘关心欠下的酒钱何时还,甚至还嘲讽他,又偷东西。面对掌柜,没有辩解,拿着现钱要了一碗酒,这次没有了茴香豆,也终于坐着喝了一碗酒。也正是这一碗酒,让人看见他褪去了长衫,穿上旧棉袄,也褪去了他作为读书人的清高与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一碗酒,用手爬着也要去,看到孔乙己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也许在生命的尽头他也想用这碗酒获得同情与关心。然而掌柜用孔乙己最忌讳的“偷”,寻着他的开心,让他在酒店中那作为人的一丝尊严荡然无存。掌柜的冷漠,看客的麻木不仁,才是导致了孔乙己生命走向终点催化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洪流下的反击

孔乙己只是那个时代洪流下的一个小人物,是千千万小人物的缩影。在巨大的历史洪流冲击中,清王朝的覆灭,科举制度的废除,让他从自以为傲的读书人变成众人眼中的小丑。孔乙己的遭遇,让很多人产生同情和引起共鸣。他的悲剧,也是当时经历了科举制度底层读书人的悲剧。当时封建社会根深蒂固腐朽,让所有人仍处于麻木、混成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的冲击,让很多青年人觉醒,看清了社会的现实,与国家的存亡。国家的命运需要靠自己双手才能改变,行动起来,而不再是麻木、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中国人团结努力,接受思想的洗礼,给落魄的知识分子有着改造翻身的机会,让广大的贫困农民有着当家做主,让这个腐朽的社会重新得到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发展,中国重新地崛起,靠着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而那些不愿付出和改变的命运的人,就如同孔乙己一样,最终无可救药。人活着,要学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面对命运的不公,有着反抗勇气和决心,通过自己的双手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