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1900年6月26日,曹聚仁诞生于浙江浦江通化乡蒋畈村(今属兰溪市梅江镇),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镜湖医院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哲在曹聚仁铜像前留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聚仁病逝前扼腕赶稿

这位曾经在20世纪中国文坛、报坛、学界叱咤风云的人物,22岁便准确笔录了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国学演讲,后整理成书《国学概论》出版;20多岁,以中等师范生的学历,成为复旦、暨南等校名教授;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鲁迅主动投稿支持,名闻上海滩;抗战爆发,脱下长衫,持笔从戎,首报台儿庄大捷和首次向海外报道“皖南事变”真相,成为抗战名记者之一;蒋经国在江西赣南时曾邀其创办《正气日报》,任总编辑,该报当时成为东南三大报之一;1950年他又只身赴港写作,之后又频频北行,成为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的座上宾,台湾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也秘密邀其“畅谈”;是他首次向海外传递出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是他于1958年向海外报道金门炮战的独家重大新闻;曹聚仁与鲁迅、周作人周氏兄弟同为知契的朋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曹聚仁一生与书为伍,笔耕不辍,留下百余种种著作,4000万言的文字,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不朽丰碑!

“谜样人物”曹聚仁,经过岁月老人拂去其神秘的面纱,从历史的后台,一步步逐渐向我们走来。曹聚仁,在他的亲友心目中,其实并不神秘,虽然曹聚仁在澳门逝世已经50周年,但他们记忆中的曹聚仁,仍是那么鲜活,可亲可敬……

曹景辉:嗣父曹聚仁供给我上完初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才创始人曹梦岐先生遗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聚仁母亲刘香梅女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聚仁与母亲刘香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聚仁故里蒋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洲桥

曹聚仁嗣子曹景辉先生是曹家第二代中年岁最大的,以95岁高寿仙逝。他与叔叔曹艺先生一样,十分关注祖父曹梦岐先生开创的教育事业。由于他还是曹聚仁、王春翠的继子,对于曹聚仁研究纪念事业及曹聚仁故居的修复也特别热心支持。我与曹景辉先生交情深厚。他曾来信谈到他与养父母曹聚仁、王春翠的有关情况:

“30年代,我12-15岁时,曹聚仁供给我上完初中,与他俩(指曹聚仁、王春翠,笔者注)生活了三年多,抗日战争漫延,沪、杭相继沦陷,我辍学回到家乡,这时王春翠也回乡经办育才小学,我参与办学以谋生计,后经祖母为她二儿(指曹聚仁,笔者注)一家在乡中存在,把我过继,叔父婶正式成为我的养父母。家乡沦陷日寇到胜利恢复蒋畈村,我是原经手人,解放前我已不能在乡中觅业,投靠上海去,养父曹聚仁去港前,商定由我小叔父曹艺安排我去北京就业,这样我在北京参加了建筑业……87年初到浙江萧山市璨女(指曹璨,曹聚仁孙女,曾任萧山市政协常委,她也十分支持修复曹聚仁故居和育才学校,笔者注)家。养母王春翠这时已在璨女家养病,87年5月1日晨病逝,我总算侍侯她最后年月,尽了点责任。在那年代,我是不可能知道曹聚仁在香港的情景的。他病逝澳门前,国家仅安排邓珂云去澳门,香港遗物由曹雷去国务院领回上海。……去年回江浙之行,是我小叔父曹艺九十寿辰,我去探望他,过上海原想去养父墓前扫墓,后知由上海市委有关部门支持下,骨灰将安放上海公墓中,也使我有所安慰。回乡去,原也仅是去扫墓,在南京曹艺嘱我联系村镇领导,解决墓园事;便中去育才学校看了一下,实在使我心酸,向校长提出目前应该添置的教具,于1998年8月捐款一万八千元,以示对育才小学的支持。”

曹聚仁故居一屋是我们蒋畈曹家最古老的屋。他还谈到“蒋畈西南角四间楼房是曹聚仁独资,王春翠和我经手于一九四九初落成入居的,土改时留给我两间,总之原蒋畈村除唐姓两间屋外,即是曹家住房又是育才学园。”曹景辉先生对于我所创办的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也很支持。曹景辉先生及他的全家,都深深怀念曹聚仁先生,并希望家乡政府保护好曹聚仁故居,并使育才学校发扬光大。曹景辉先生及其一家,为曹聚仁研究纪念事业以及家乡教育事业,贡献颇多。

曹景辉在晚年,曾回忆他与嗣父曹聚仁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仍不无自豪。他回忆道:

“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爆发,嗣父曹聚仁辞别亲人,投笔从戎,脱下蓝布大褂,改穿了短装、军装,奔赴抗战前线做起了‘战地记者’。他最早报道了台儿庄大捷和首次向海外报道‘皖南事变’真相,成为抗战时期的著名记者。由于上海战事吃紧,嗣母王春翠回到了浙江蒋畈家中。我完成学业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成为一名学生兵,经三个月训练、半年的实习,被任命为通讯排排长。驻守富春江,抗击日军。后部队撤入金华休整,我也回到了蒋畈家中,与嗣母王春翠,一起参与育才学园的校务工作,直至学校停办。抗战期间,坚持办学,宣传抗战,为国家输送了不少有志报国的有用人才。”

曹景辉先生,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外侵内乱、民族存亡之秋,勇敢参军,保家卫国,投入抗战,不惧牺牲的爱国精神,将永垂不朽;他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乡村教育,扎根农村,呕心沥血,培育英才,无私奉献,为改变一穷二白的穷乡僻壤,矢志不移,他这种教育救国的“孔夫子精神”,将永放光芒;退休后,他与叔父曹艺先生一道,为宣传曹聚仁先生的学术思想与爱国精神,建墓园,修故居,建学校,搞纪念,整资料,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提携后进,不遗余力,他的高风亮节,将永驻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畈颂

柳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己亥年腊月十八日(2020年1月12日),兰溪市育才中学隆重举行育才学堂创始人、理学家、教育家曹梦岐先生铜像落成典礼,以纪念曹公逝世90周年。曹梦岐先生(1875~1929),清末秀才,理学家、教育家,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于乡于国,其功甚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曹公铜像,为曹公嫡孙、曹聚仁嗣子曹景辉及夫人叶根遇捐资,育才中学敬立。作为梅江后学,作《蒋畈颂》,以示敬仰!

北山巍巍,梅溪汤汤。

曹公梦岐,创办学堂。

耕读传家,育才梦想。

教育救国,敢于担当。

乡村振兴,于此滥觞。

倾尽办学,造福乡邦。

通洲桥头,佳话传唱。

桃李天下,泽被四方。

保家卫国,血洒疆场。

两岸统一,聚仁奔忙。

段公师尊,结缘梅江。

启文越霞,能咏校长。

行知教育,王琳肩扛。

印缅抗战,曹艺名彰。

金式抗日,爱国榜样。

鲁天殉道,黄泉命丧。

守亮才高,后世遗忘。

汛涛执教,神笔马良。

庆文雕塑,艺坛巨匠。

赤子景辉,心系故乡。

曹雷景行,名声响亮。

忠孝仁义,子孙兴旺。

人才辈出,国之栋梁。

历经坎坷,百炼成钢。

蒋畈精神,知堂夸奖。

聚仁育才,功德无量。

一脉传承,今世重光。

即知即行,求真至上。

励勤崇俭,校歌高昂。

立志求实,遗训犹响。

经世致用,婺学弘扬。

道为己任,千古流芳。

2020年1月12传道书院院长柳哲恭撰于金华北山草堂

诗中人物与故事简要介绍

1.知堂,即周作人,著名散文家,与曹聚仁为莫逆之交。曹曾催生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在港出版,病中亲自编校,精神感人。周作人在书信中,盛赞“蒋畈精神”。

2.曹聚德妻汪能咏,育才毕业。曾任浦江启文女校校长,弟子张越霞,早期参加革命,夫君博古(秦邦宪),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

3.段正元(1864—1940),即段师尊。1916年,在京创办道德学社,先后弟子达17余万。曹公得意门生王位诚,为道德学社主要干将。段王后结为亲戚,育才弟子段平,作家、学者,著有《段正元传》,为其幼女也。

4.王琳,兰溪塔山脚人,教育家。曹梦岐先生得意门生,后接陶行知衣钵,曾主持晓庄学校校务。王琳著有《晓庄学校史稿》等。

5.曹聚仁(1900-1972),曹梦岐先生次子。著名作家、记者、学者、爱国人士,著作等身。抗战报国,投笔从戎。解放后,民族大义为重,奔波于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6.曹艺(1909-2000),曹梦岐先生幼子。作家,革命先辈,抗日将领。早期参加共产党,毕生奉献于共产主义事业。晚年,为育才重振与曹聚仁研究纪念事业,贡献甚多。

7、吴守亮(1902-?),字学采,岩阳名士也。幼受业于育才学校,旋又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才名鼎鼎,卓绝一时。年二十四,游学四方,慨然有澄清海内之志,时唐生智镇守江西,先生作幕友,参谋国事,旋又在上海著书出售,购之者络绎不绝,后又出使苏俄,俄人雅重之。

8.金式(1904-1994),浙江兰溪人,原名士元,军校名百魂,字知人,号不换,晚年署号东海老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历任国民军陆军第八十五军参谋长、第六战区补充第五旅旅长、第十一预备师副师长、第十三军第八十九师少将师长等职。在抗日战争中,金式随汤恩伯军团对日作战,相继参加南口、徐州、随枣、豫中、桂柳诸战役,曾于台儿庄一役负伤,因作战有功,获颁“指挥有方”嘉奖令。

9.叶庆文(1925-2015),著名雕塑家,浙江兰溪市人。育才知名校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

10.项鲁天(1929年—1974年),曾用名项适天,笔名鲁地,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横山塘村(原属浦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师、校刊主编。敢于直言,坚持真理,死于文革,后得昭雪平反,宣告无罪,恢复党籍。遗著有《迎春花》、《三国演义论集》、《项鲁天文存》(2019年北岳文艺出版社)等。

11.曹景辉(1921年-2015年),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爆发,他毅然参加了中国国民革命军,成为一名学生兵,经三个月训练,编入第三战区第8集团军,任通讯排排长。驻守杭州湾北岸,抗击日军登陆。后部队整休金华,回到了蒋畈家中,并在育才小学教书。然而日军侵略炮火之下的中国,如何容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1944年夏天,日本兵放火烧了蒋畈育才校舍,育才毁于一旦。解放前曾协助嗣母王春翠主持育才校务。80年代,与叔叔曹艺共同奔走,为恢复育才学校,重修蒋畈曹氏墓园竭尽全力,并安魂于斯,为曹家后人树立了榜样。曹景辉后人,以曹景辉与夫人叶根遇名义,捐献其生前部分遗产,捐资竖立曹梦岐先生铜像,以遂其遗愿。

12.洪汛涛(1928—2001),浙江浦江人。曾执教育才。曾用笔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吕榆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神笔马良”之父。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中国“童话十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13.曹雷(1940——),浙江兰溪人。曹聚仁之女。当代著名配音演员。1965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金沙江畔》《年青的一代》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1982年起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兼导演,为《非凡的爱玛》《爱德华大夫》《国家利益》《总统轶事》《最后一班地铁》《蒲田进行曲》《姐妹坡》《鹰冠庄园》等译制片中女主角配音;并担任《斯巴达克斯》《战争与和平》《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柏林之恋》等译制片的导演。

14.曹景行(1947—),曹聚仁之子。当代著名传媒人。曾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兼职教授、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亚洲周刊》副总编辑、《明报》主编、《中天新闻频道》总编辑等。

15.育才校训:“立志求实,学做真人”。曹梦岐先生亲撰育才校歌:“肩背书包上学堂,即知即行细思量。苦学苦练尊校训,励勤崇俭不可忘。”

16. 曹聚仁家乡近外阳村育才学校因故停办。兰溪市政府为继承育才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先后在兰溪城区创办高质量的聚仁学校、育才中学,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吴阶平曾为聚仁学校题写校名。

(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