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问”通
新世纪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心中向往着大海,可山的那面还是山。好像是螺旋式回归,语文教改的深入,竟使我们又回到了初始的疑惑:什么是语文?语文教什么?在尽情地炫耀过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模型、技巧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语文教学的关键不是这些形式,而是内容。
2017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挟着“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的风雷再次刷新提升了我们的认知,教什么的问题愈显迫切了。与其他学科教材内容基本上就是教学内容不同,我们在课标、教材、考纲里,找不到具体的真正的语文教学内容,那些只是教学材料或目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那都不过是“例子”。教师仍然是,或许长期还得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真正也是最终的生成者。
在课堂的师生活动中,如何生成语文教学内容?生成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师的“苏格拉底之问”。王荣生等人编著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给了我们如此之多的出于望外的沉思与领悟。以此书观照自己的教学,选取一个角度梳理反思,就形成了这篇文章。
问题驱动,以一个核心问题提贯课堂,激发师生教学活动的活性与创造,在问题的追思与解决中生成并完成教学内容。正所谓“心有灵犀一‘问’通”。
首先,必须是“一问”,核心问题只能有一个,只能围绕一个问题展开。
我们的课堂,作者、时代、词语、结构、思想、写法等等,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我们生怕有什么遗漏,总想什么都要讲清楚。这样不堪重负的课堂,支离割裂,一片散沙,最终碎片化,淹没了重点难点;更堪忧的是,长此以往会形成“套板效应”,制约甚至束缚了师生的思维与想象、审美与创新。语文课堂由此了无趣味,也了无成效了。
一问法,选取一个角度,从一个问题切入,集中视角,聚焦放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进而完成教学内容的重构创生。
我教《孔乙己》,不讲解作者、背景,不解决词语音义,这一切学生自己都可以独立搞定的。第一课时集中一个问题:孔乙己周围的人对他怎么样?
学生读文本,检索搜寻,整合信息,展开讨论。短衣邦对他怎样,掌柜的对他怎样,丁举人、小伙计、孩子们------最终形成一个关系图。
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小说的情节故事,品读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编织起一幅具象的社会人生图景。从情节到人物,再到社会人生。这就是小说文本的阅读法,这就是语文。整堂课紧紧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一系列语文活动。
其次,一问设计,必须有驱动性,应该是任务驱动型。
问题要引发学生的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操练语文,进行综合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
《孔乙己》第一课时,一个问题解决了“怎样的社会”。第二课时,还是一个问题:孔乙己有哪些应对措施?学生更加深入地阅读分析人物的对话、冲突,乃至不同的心理、思想。这样就解决了“怎样的孔乙己”。一课一问题,一问一活动,一活动一目标。学生逐渐地学会了阅读分析小说。
再次,一问设计,必须是语文的,必须紧紧扣住文本,必须是基于文本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
君不见,我们的许多科普说明文阅读课上成了科普课,史政论述文阅读课上成了历史政治,我们还会把语文上成音乐课、美术课------耕着自己的地,播撒别人的种子,表面上学生活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但语文教学空壳化、虚无化了。
语文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必须是指向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学目标的,必须是从学生的现有语文水平出发而磨炼提升其语文水平的。其中渗透着语文知识,操作着语文技能,浸润着语言文字之美,积淀着语识和语感。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一篇文化散文。许多老师反映教学难度较大,不是不好懂,而是不好教:一教就明白,讲不出东西来;弄不好还会变成一节民俗文化普及课;很难挖掘出什么微言大义,太平淡、太凡俗了。可这个平淡、凡俗不正是极佳的切入点吗?
《端午的鸭蛋》写的不过一些司空见惯的乡间琐事,与我们平时教导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人、要写有意义的事,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以致给写作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截然不同。《端午的鸭蛋》的启示是: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可以写好。写作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而这,就是我要告诉学生的,这就是我的切入点。
这样,本课的问题是:作者是怎样从凡俗平淡写出趣味的?
从写的角度去读,以写促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学生边读边模仿练笔。或从结构入手:先端午,再鸭蛋,最后写端午的鸭蛋。学生可以中秋,月饼,中秋月饼。或借鉴其简洁隽永、幽默机趣的语言,模仿一个片段。课堂板书如下:
第四,一问设计,要保证符合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语文学习需要。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要引导学生的学,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出发。过于困难,远远超出学生水平,学生根本不能操作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太过简单,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学生根本就不需要。掌握学情,把握学生,至关重要。问题必须从学生出发,不教学生已会的,只教学生不会的。总之,核心问题必须是学生能解决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
高一开篇第一课,《沁园春 长沙》。刚入高中,教师还不大了解学生,刺探学情,乃是第一要务。我第一课时设计的问题是:你是怎样解读第一段的?学生借助注释,独立阅读分析,纷纷回答,各抒己见,教师借此了解他们品析诗歌意境的能力,然后调整并生成课堂教学内容。
第五,一问设计,要保证符合基于课标、基于学段的教师总体教学规划。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培养语文学科素养为核心,以学习任务群为依托,展开语文教学。每一堂课,都是整个学习任务群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核心问题的设计,就必须符合任务群的宏观需要,成为对任务群的微观细化与具体实现。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的重要而又十分精彩的片段。如果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设定的是《红楼梦》,那此篇课文的教学就肩负着这一任务群的示范样板的作用,一问设计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问题最好既能导入课文的学习,又能引导指点整部《红楼梦》的阅读理解。
我们可以抓住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这三个核心人物。作者擅长通过双方、甚至三方互相写人,如通过林黛玉写王熙凤、贾宝玉,通过王熙凤写林黛玉,通过贾宝玉写林黛玉等,一击两鸣,一箭三雕。此法也可以向整部书延伸。
第六,一问设计,要保证符合课程(包括课文)的内在特点,要从课文文本出发。
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细致分析课文,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要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符合文本特点的问题,切中肯綮,纲举目张。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带动对文本的核心内容的分析理解。
《社戏》是一篇带有强烈散文色彩的诗性小说。核心关键是“乐”与“不乐”,牵住了这个牛鼻子,整篇小说的教学就顺畅了。总问题是:为什么是“乐土”?分课时的问题可以是:“乐”在哪里?“不乐”在哪里?板书如下:
《装在套子里的人》,大多数老师分析事件,品味人物,探求死因,归纳主题。其实这篇小说的关键之处是“套子”:具体的套子、象征的套子、套子的来源、套子的后果。理解了“套子”,学生才算真正理解了文本。所以,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哪些套子造成了哪些结果?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去探寻套子的各种形态,套子的象征含义,套子的来源,套子的后果,套子的普遍,套子的顽固------不仅结合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其当时代的主题意义,而且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思考小说的深邃内涵,拓宽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探究其主题的现实意义。
第七,问题中要寓含方法。
任务驱动型问题,寓含着任务,驱动着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就必须要有操作性,有步骤,有方法。按照问题展开语文活动,就是在执行操练着一定的方法。方法与过程均在问题中。
上述《沁园春 长沙》一课,启发学生自主品析第一段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这当中就贯穿了我所提倡的三味品诗法:一品物象,抓名词;二品意象,抓动词形容词;三品意境做概括。这就是方法。高一学生先掌握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有助于他们以后的深入学习。
第八,问题中要富寓语文知识。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语文教学要体现内行,要用内行的办法解决内行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必须是内行的。问题的设计要尽量包容更多的语文知识信息,要能引导、连带出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问题的解决也就是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应用的过程。当然,这语文知识既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性的陈述性知识,又包括操作、策略、过程性的程序性知识。尤其是后者,更加重要,也是过去经常被我们忽略的。
问题设计的原则、方法绝不只是这些,但这八个方面应该是更重要一点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灵犀,备课多动脑,师生共切磋,反思长打磨,就一定能创生出精彩的好课,一定能把语文课上成充实高效、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而又终生受用的语文课。
最后,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也绝非只有问题设计这一途,而是方法多多,渠道多多,条条大路通罗马。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是一个大课题,我这里徒然望洋兴叹,只配做一瓢饮了。文中所列教学实例多是我自己曾经的课例,幼稚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方家多多指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