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纯色紫砂文化

清光绪·金士恒制并刻紫泥具轮珠壶

“近時有一種奇品、邦俗呼曰具輪珠、所謂小圆式、鹅蛋式之類也、形有大小、製有精粗、泥色有朱、有紫、有梨皮、小而精者、曰獨茶銚、粗而小者、曰丁稚......

而其為器拙而密、樸而雅、流直而快於注湯、大小適宜有韻致、是所以盛行於世也、请者京坂好事家渴望心醉、一覩茲壺、津津流涎、爭購競求、不惜百金二百金、必獲而後已、至曰非獲具輪珠者、難與言茗事......” ——奥玄宝《茗壶图录》

金士恒制紫泥具轮珠壶

巨轮珠又名具轮珠,(巨轮珠原名实为具轮珠,而今多称为巨轮珠,具体演变已不可考,暂以巨轮记之)乃古典传统器型,盛行于清末,尤其出口日本很多,之后又风靡台湾茶界。

此款壶型,设计原意本就是实用器型,大口盖便于倾倒茶渣,直流炮口出水爽利。拿捏把握,壶盖摘拿,都方便自如。尤其古时人泡茶之余,爱把茶壶捧于掌心,摩挲把玩,此类圆形壶,小巧方便,更是适合。

清晚期 紫泥巨轮珠壶 (一对)

有别于晚清传统紫砂制器对均衡造型和精致工艺的追求,具轮珠在造型上多呈现出“不对称、不规整、不均齐”“粗放”特征,工艺上亦多呈现出刻意明接、不事修坯,有意弱化和省略诸如明针修饰等宜兴传统制壶精加工工艺的“去工艺化”倾向。

散发出与同时代紫砂制器迥异的“未完成、不完整、非完美、非永存”的东瀛审美气息。

民国 吴德盛制朱泥调砂巨轮珠壶一对及茶则一件

具轮珠“拙而密朴而雅“拙朴”造型特征与工艺倾向,最初许是日本文人对明代紫砂语言和高古气息的自我解读复古摹古,亦或不良商家有意为之的托老作伪。

主要的原因由是:煎茶道在经历了最初对明式趣味亦步亦趋的追随之后,中兴之祖卖茶翁高游外的引领下,渐展开了将明式趣味东瀛审美碰撞融合的本土化进程。

清 紫泥刻心经巨轮珠壶 (一对)

奥玄宝在《茗壶图录》中将具轮珠归为“别种”。而具轮珠也确为紫砂发展史上的另类。

百多年前日本煎茶席上令京坂好事家“渴望心醉,一睹兹壶,津津流涎,争购竞求”“奇品”,于大陆却几乎未见传器。

由此可推测,具轮珠自诞生之初,既是专应日本煎茶道需求而度身定做的外销品种。

光绪 金士恒制紫泥巨轮珠壶

而直接导致具轮珠异花奇放的日本煎茶道,则发端于日本江户时期。

在高僧隐元隆琦(俗名林隆琦)1654年东渡扶桑将中国明代的泡茶法带入日本之后,曾为黄檗山万福寺僧人的被誉为“煎茶道中兴之祖”“卖茶翁”柴山菊泉,将自由精神,文人意趣与明式泡茶法饮茶趣味相互融合,奠定了日本煎茶道精神与形式的基础。

清光绪 金士恒制并刻巨轮珠壶

煎茶道尊重美,但不求繁复,崇尚简洁,提倡“和、敬、清、闲”的理念。其与抹茶道“和、静、清、寂”一字之别的“闲”,明确了煎茶道文人意趣与抹茶道禅宗理趣的本质差别。

同时,煎茶道对于中国明代文人风骨和生活方式的推崇,连锁反应到对煎茶道具的选择——必以“唐物”(来自中国的器物)为最妙,也直接导致了具轮珠的复古之风与一壶难求。

清 金士恒制拼砂巨轮珠壶

“小圆式、鹅蛋式……流直而快于注汤”这些亦见于中国明末清初紫砂器的特征,在日本的煎茶道茶席上以潮汕功夫茶俗中的小容量茶器大放异彩,并结合日本文人的审美取向,去工求朴,去巧求拙,追求拙趣和朴雅。

以华丽的转身完成了具轮珠向明清高古紫砂茶器,和日本文人对中国明清文化寻根与致敬

清光绪 金士恒制 风炉 茶则 公道杯 巨轮珠

纯色紫砂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深耕、死磕、专注传统紫砂工艺作品和分享紫砂文化的全网交流平台,来自美丽的文化名城江苏宜兴。

感谢有你,感谢自己!欢迎转发分享!

愿世界上所有喜欢紫砂壶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纯人,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