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柳北高速广西贵港段,一辆 雷克萨斯LM 参数 图片 )车型发生了严重的碰撞事故而横在高速路中间。事故发生后因车门未能自动解锁,导致司乘3人被困车内,过路的大货车司机合力采用砸窗、撬门等措施救出2人,而随后由于车辆快速起火,中排乘客因侧滑门始终无法打开而无法被救出,此事故造成了一死两伤的严重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发生后,这辆雷克萨斯LM300h的车型成为了全网的焦点。目前这款车官方最低售价都高达116.60万,高配则为146.60万,而且目前该车在限售终端有加价行为,落地超过了200万。网友们质疑这样一款落地200万的高端车型,为什么在碰撞后车门未能自动解锁,耽误了现场的救援时间,导致中排乘客不能及时被救出而被大火吞没?

事故中的车辆是否自动解锁失效?

在网友发布于短视频社交平台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路过的救援司机看到事故后,第一时间冲上去想打开车门进行救援,发现车门都被锁死。所以从网络上的现场视频判断,这辆车在发生事故后并未自动解锁

而后救援司机跟副驾驶的女士交流时,副驾驶的女士将车钥匙交给参与救援的货车司机,货车司机反复按钥匙解锁,发现不管是主副驾的车门、还是侧面的电动滑移门、尾门依然都未能实现解锁,这说明所有车门的电控解锁已经失效,整车已经处于断电或者电压不足状态。所以从视频中这两点来分析,这辆被撞击后的雷克萨斯LM300h可以判定为自动解锁的功能未能触发,同时车辆还处于无法电控解锁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中救援的货车司机接过钥匙进行解锁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中多人合力撬副驾侧车门

而据网友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视频和交警发布的通报来看,这辆雷克萨斯LM300h在车头左侧发生了撞击后横在了道路中间,也就是发生了正面偏左的撞击。根据《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的规定,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车辆不能上锁,如果是有自动落锁功能的车辆,则要求碰撞过程车辆能实现自动解锁,也就是说车辆在发生正面撞击事故后,车门不能处于锁止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1版的C-NCAP正面撞击评价规程中,对于车辆发生正面撞击后的安全评价中,也要求车辆不能处于锁止状态,否则在评价得分中将被给予扣分的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事故中这辆雷克萨斯LM300h显然未能满足《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2021版的C-NCAP正面撞击评价规程中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雷克萨斯LM300h会陷入网络上对于这款车存在重大安全缺陷的争议中。而针对该起事故,雷克萨斯官方也快速做出了回应,发布了相关声明,将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中的车辆为什么会自动解锁失效?

事故中这辆雷克萨斯LM300h之所以会自动落锁失效,从网友发布现场视频来分析,可以排除是碰撞传感器失效未能激发落锁功能的可能性,因为安全气囊已经炸开,说明传感器已经识别了信号。而五个门锁同时出现机械故障的可能性也基本可以排除。所以目前唯一能解释的原因就是碰撞过程中整车发生了断电或者电压不足问题导致自动解锁失败,这一点我们在前文中做过解析,因为从车门锁的电控逻辑来看,只有在碰撞过程中出现整车下电或者电压低问题才能导致既不能实现碰撞后自动解锁,也不能用钥匙进行电控解锁。

那么车辆为什么在碰撞过程中出现断电或电压低问题呢?可以解释的原因大概有三种:

1、碰撞过程中连接蓄电池的主线路被撞断,导致整车下电;

2、蓄电池在碰撞事故中已经被损坏,而无法实现放电功能;

3、碰撞过程中某个电控零部件保险烧断、导致蓄电池电压被拉低,导致门锁无法电控解锁;

4、控制车门锁的电路在碰撞过程被切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克萨斯LM300h前机舱中未布置蓄电池

我们用排除法分析,首先雷克萨斯LM300h是一款混合动力车型,它的蓄电池并未布置在前机舱,而是因为空间原因布置在后尾箱的左侧,所以正碰事故不可能撞击到蓄电池,则可以排除原因2。从现场救援视频来看,车尾门的双闪灯还在闪烁,说明车辆未完全断电,那么也排除了原因1。碰撞发生在车手,要撞断5个独立车门门锁的线束,可能性也基本可以为零,原因4也就可以被排除。所以综合来看目前最大的可能性是碰撞导致蓄电池的电压过低,不足以激活门锁的解锁控制。C-NCAP历年的碰撞试验中也发生过因某个电控零部件保险烧断、导致蓄电池电压被拉低,导致部分门锁无法电控解锁。但是不管哪种原因,可以判定的是这辆被撞击的车型存在着碰撞安全缺陷

当然,以上都只是基于网络上发布的现场视频做出的推断,真正的原因有待相关部门和雷克萨斯给出最终的调查结论。而基于此次事件,是所有的雷克萨斯LM300h都存在碰撞后无法自动解锁的安全缺陷,还是仅有这起事故中的车辆存在问题缺陷,我们暂时还无法判断,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调查出一个结论,给予事故中丧生的用户一个合理合法的交代。

遇到类似撞击事故我们应该怎么打开车门?

从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来看,在这起事故的救援中,货车司机们已经用了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气来对事故车辆进行救援,作为非专业救援人员来说,他们已经在自身能力范围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这样的正能量行为应该被歌颂,也值得我们给予最大的敬意。

但是这起雷克萨斯LM300h的事故也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在汽车电动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车门采用的是电控的解闭锁逻辑,如果自动解锁失效,我们该如何更快地将事故车的车门打开进行救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键解锁一般在主驾的车门位置

我们还是以这辆雷克萨斯LM300h为例,如果自动解锁失效,对于车内的人来说,首先要尝试用主驾的一键解锁或者钥匙来给所有车门进行解锁,如果发现电控失效,则可以采用内开把手的应急拉锁进行机械解锁,不管是侧开的机械门还是电控的滑动门,都会配备应急机械解锁结构,不同车的区别只是布置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门饰板上一般都配置内开解锁,可实现车门的物理解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克萨斯LM300h滑移门的内开解锁

如果车内人员昏迷,对于车外的救援人员来说,如果事故车辆没有触发自动解锁,也无法进行电控解锁,那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砸窗去找内开把手,先拔动物理按键解锁,再拉内把手开门(欧美车大部分是双拉解锁)。或者找到车钥匙,拔出机械钥匙(遥控钥匙都保留了机械钥匙,需要找到可拆开的按键)插入车外的机械钥匙孔拧动解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克萨斯LM300h的机械钥匙孔

目前主流汽车为了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基本都采用的是电控解闭锁设计,但是基于安全的考虑,也都保留了机械应急解锁的设计,只是各大厂商设计的解锁机构不一致,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只需要仔细观察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车门开启方法。这起事故对于各大汽车厂商来说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首先在应急机械解锁结构及布置位置的设计上,一定要选在方便操作且容易被发现的醒目位置,一方面方便用户的使用,另一方面为救援节省时间。其次,如果整车都是采用电动门(目前一些高端车型都采用电动门、比如特斯拉、高合等),建议在车身不易被撞击的位置设计一个备用电源,防止主电源在撞击中失效而导致不能自动解锁的风险,增加救援难度。

7-28 特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27 特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