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白酚类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保护好农田生态环境,7月28日,生命科学学院对甲酚污染修复社会实践调研队于聊城市东昌湖、徒骇河附近以及污水处理厂举办“观酚类土壤污染,治农田生态文明”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理酚类污染,共建生态文明。酚类污染物能够引起土壤酸碱度、硬度、结构、组成成分等特点发生显著变化,阻碍或抑制土壤中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严重的可造成生态灾难,使动植物面临灭亡危险,酚类污染也可以间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活动开始之前,志愿者提前做好了前期的收集材料工作,收集了监测取样区域的植被分布图、土质信息等资料,同时了解了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以及主要土壤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和消除措施,并利用收集的资料制作了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备工作完成后,志愿者来到了取样地点,在进行土壤取样时,由于城市土壤其复杂性进行了上下两层采样,上层(0-30 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30-60cm)为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取样工作完成后,志愿者返回学校,根据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所取样品进行了土壤对甲酚含量检测,测量了土壤中的对甲酚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有志愿者表示,土壤被酚类污染物污染后,土壤表层的酚类污染物能够在风力作用下不断扩散,扩大污染面积,还有部分酚类污染物能够长期残留在土壤中,并且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较深的土壤造成污染。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让大家明白了酚类污染对土壤的危害程度,更警示大家治理和减少酚类污染,一起保护农田生态。

(李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