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是具体的主要任务之一,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整合域内现有资源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并划定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标准、标识,在达成统一的区域形象展现的同时,通过区域品牌的赋能实施路径促使农产品从产地优势、品种优势和产业优势转换成市场价值。

当前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的先进性与实施推进障碍

在已取得的共识体现上,公共品牌建设是农业市场化的手段和落脚点,是打通从田间地头到食品工业再到现代化市场的媒介,是农业先进性的标志,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实践,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是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表现之一。

目前,国内有一些地方在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及运营上很成功,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形象展示与生产拉动作用,但更多的区域公共品牌处于“创造出来后即面临搁置”状态。当前区域公共品牌的几个不容忽视的现状:

1-绝大多数地方在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在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平衡;

2-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管理成本高,运营专业壁垒高;

3-由于区域公共品牌其应用范围的过于宽泛所带来的精准性问题。

区域公共品牌可承担展示区域形象展示功能,但它终究不是区域形象品牌。所以,地方要拥有更清晰的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目标与目的,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区域公共品牌的开发与运营。

从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思考到产业IP的应用

在2022年伊始江西省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意见》。明确“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样板创建‘十百千’工程(10个样板县、100个样板乡镇、1000个样板村)。到2025年底,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底,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基本形成。”

铜鼓县在深入学习贯彻《意见》指示,在全面深入推进铜鼓乡村振兴行动上,基于铜鼓实际资源特点现状,坚持创新引导向,打造铜鼓样板模式。从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思考到产业IP的应用则是铜鼓县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实践。

首先,铜鼓县需要打造出拥有自己的区域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但“定位更为宽泛的区域公共品牌”不是更精准的选择。一方面是基于铜鼓的城市人口基数太小,特色产品规模都太小,无法形成公共品牌资源的饱和利用;另一方面,铜鼓同步聚集着较好的产业题材和文化背书资源,有着极为强劲的产业溯源题材。

在经过充分研讨研究后,县政府决定基于区域公共品牌之下,同步打造铜鼓的产业IP,抢先守护“铜鼓的产业溯源”资源。

在铜鼓建立的产业IP打造共识内容体现上:

首先,产业IP是由产业孕育,与产业共生发展,发展优势体现在有更确定且成熟的基础资源条件。

其次,产业IP的服务对向是精准的产业链上的人员,对产业有认知、有连接、有利益链关系……成熟的应用对向能加速IP的价值效应形成,更能促进IP资源的饱和应用;
第三就是应用环境。产业环境是应用环境、是经济环境,是更致用的环境,这个环境中各方都是敏感且敏锐的。

铜鼓县产业IP的开发与产业赋能应用
依托县域的特色资源优势,铜鼓县首批推出:

1-基于“中国黄精之乡”的黄精产业溯源IP-精铃;

2-基于“以浒村历史考证为依据”的桃花源文旅产业溯源IP-渔福(渔夫发现桃花源);

3-基于“全球最大野生红豆杉群落”的红豆杉产业溯源IP-红豆杉守护者。

IP形象及名称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产业IP将承载着铜鼓产业发展的愿景,承担着构建产业链接、传播产业价值、发展产业经济的使命。而在这些产业IP的应用上,产业IP就是产业的形象官、代言人与发言官。统一的产业露出形象,统一产业生产服务质量监督,统一产业内容形象展示。

在产业IP的价值生产方面,铜鼓县亦规划的明确的IP价值输出路径:

1-通过对各类型产业IP的二次应用开发,如:

a-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实体产品呈现包括文创日用品应用、文创礼物应用等;

b-进行产业IP的数字应用创作开发。包括IP数字人、IP-NFT/数藏权益、IP产业消费融合等;

2-通过一体的产业IP运作,做大产业IP的价值,实现文化版权授权价值变现,以及IP文化资产证券化等。

下一阶段,铜鼓将面向全球、全产业开放产业溯源IP的授权应用,以溯源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以溯源地形象为产业生态提供公信力支持,高效助力产业铜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