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冠疫情的到来急剧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让人重新面对生命、生存和生活。在后疫情的时代,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未来?

“改造未来——第八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于8月2日起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对公众展出。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自 2004年就创立了“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项目,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展览。历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所展出的作品均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思考深度,凸显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

据介绍,本次展览通过向社会公开征稿以及提名推荐的方式征集作品,最终由专家评委评选出了在立意、表达和价值取向上都与本次主题相符的共计18位/组艺术家的作品参展,作品形式涵盖绘画、装置、影像、行为表演等。

本届展览以“改造未来”为主题,关注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处境。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表示,本届青年美展所展出的艺术作品,并不强调作品的“最新”,而是更注重作品的价值、活力及实验性。

她表示,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有几大非常明显的趋势。

例如展览中“艺术与科技“这一主题,艺术家们在这方面语言的运用上已经非常成熟了。

比如武子扬的《生态互联系统》、郭城的《风的验证》,但这些作品又不仅仅是在思考艺术与科技的问题,而是借用艺术与科技的联姻在思考和呈现更为复杂的AI智能的边界、媒体社会的真相等课题。

另外也有一些艺术家在关注虚拟与现实这个主题,元宇宙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但艺术家们则始终保持着非常清醒的思考。

元宇宙时代真的是我们新的欢乐时代吗?“元宇宙”真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乐园吗?艺术家蔡宇潇在作品中使用动画这一语言,编织了一个元宇宙中的大洪水故事来反思元宇宙所引申出的诸多问题。

何诚昊、詹硕宇、麻淞滔、叶冠云团队制作的《言++》作品,关注网络时代的语言问题,讨论随着这些语言的出现和变化,背后所发生的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所发生的巨大改变,并且用一种游戏的方式来邀请观众参与其中。

艺术家卓莹则以天马行空的定格动画的形式,把现实和虚拟、生活和想象这些复杂的关系视觉化。

本次展览中还有一条主线是关注人与环境的课题,比如龙盼和童文敏关注生态和环境的问题。

童文敏亲自去到福岛这个受污染的地方,然后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环境污染的思考。

艺术家用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去讲述,通过这种诗意的呈现方式,观众最初观看作品的时候的状态是非常轻松的。但当你开始理解作品的时候,你会发现作品本身是在诠释非常残酷的现实。

女艺术家夏晶心的作品《365》,对玻璃窗上一个10厘米半径的圆形所限定的天空进行了365天的记录,以此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展览中还有不少艺术家的创作是关于身份意识的探讨。比如谭婧的作品《阿雄出走了》是对个体身份意识的探讨,她祖父母一代是泰国华侨,上世纪50年代回到了国内,讨论的是一种身份的漂移。

还有包括朱湘的作品《诗人的一天》中的民国“诗人”的名字也叫朱湘。

这位民国诗人才华横溢而又短暂不幸的一生被艺术家重新书写。

徐冠宇讨论外籍人口问题,关注在美国持有不同证件的人。

杨迪的作品《安全词》这一作品来源于他自己在德国的经历,还有舒楚天的《咸嘉新村》系列摄影也是关于个人成长的一种影像编织。

而谭静的作品是关于她对自己祖辈和家族的一个记忆历史,并同样在这部作品里加入了自己作为女性的一种觉醒和思考。

徐冠宇和杨迪的作品涉及到移民、旅行或短期居留过程中所遇到的身份问题。

曹澍的作品《异地牢结》在探讨一个历史事件,但在这个历史事件里,他同样也在讨论文化交流的问题。

此外,还有关于未来的想象,在袁可如和潘子申的作品中被诠释的唯美又充满神秘感。

她们的作品结合了科幻小说、星际旅行的想象元素,既有对当下现实的关联,也对未来人类的方向,充满忐忑又满怀希望的期待。

在曾玉兰馆长看来,这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们的视野非常全球化,同时又是非常具有在地性的。他们关注的主题,以及他们围绕主题所作的讨论和思考,非常契合“改造未来”这个展览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还在展厅中设置了一块公共区域,观众可以找找哪一件作品让你有所触动,在观看过程中,哪件作品会让你生发出对未来的想象,主办方希望为观众提供一个开放、自由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据悉,本次展览将举办至8月31日。

《改造未来—第八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

展览时间:2022年8月2日至8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虹口区多伦路27号)

参展艺术家:蔡宇潇、曹澍、陈问村、郭城、(何诚昊、詹硕宇、麻淞滔、叶冠云)、龙盼、潘子申、舒楚天、谭婧、童文敏、武子杨、夏晶心、向振华、徐冠宇、杨迪、袁可如、朱湘、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