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李树林)图书,是人们通过阅读、学习来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形式越来越多,图书存在的作用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笔者结合农村图书市场发展和管理实际,浅议图书在农村的市场地位和发展走势。

从消费观念来说,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好转,但农民的消费观念还没有改变,还停留在实用型和必需品上,对图书这类精神文化产品消费还认识不足,加之高价书限制了农民消费,成为农民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同时,农民看书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学习对生产、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农业科技知识,而目前图书市场“三农”类图书大多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农民的真正需要。加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视、电脑的普及,人们对图书的热爱越来越淡,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这些快速传播的信息载体普及,导致图书市场发展越来越萎缩。因此,农村图书市场如何发展、如何与信息化时代融合到一起,与时俱进,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

如何挖掘农村图书市场潜力,笔者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把图书市场定位准确,重心真正转向农村,充分认识农村图书的重要性,细致分析农村图书市场,深入了解农民阅读的市场需要,创新图书产品,提供农民真正想要,而且买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在价格上尽量体现微利原则,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满足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的图书需求,使图书品种在农村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在农村图书发行上,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合理布局,开辟图书发行渠道与农村书源,搭建农村图书发行市场流通体系和销售网络,做到讲求核算、保本盈利、方便群众、促进发行,真正使农民读者得到实惠。同时,还可以采取图书营销与帮扶活动相结合、扩大宣传与树立典型相结合、送书下乡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从实际出发,通过扩大图书市场宣传,集中开展有声势、有影响的文化建设活动。比如,通过组织开展送科技入村暨农业知识讲座、读书用书致富座谈会、让致富能手畅谈读书致富经验,组织科技知识竞赛及农民藏书家庭、致富状元评比等活动,激活农民读书兴趣和购书欲望,培育农村图书市场。

总之,农村图书市场已到一个转型期,如何转?这是一个社会大课题,需要全民参与,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让我们在与时俱进中寻找新途径,寻求新思路,让农村图书市场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