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1984年发行建国35周年纪念币起,到目前为止,共发行一百多枚普通流通纪念币。这些纪念币琳琅满目,设计多变,如圆形、异形;材质多种,如用铜、镍等普通金属及其合金;题材丰富,如文化、科技等;版别众多,如普制币、精制币、样币、精制样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发行的流通纪念币中,最值得收藏的最有价值的是哪几枚?这个问题相信在早期发行的普通流通纪念币中可以寻找到答案。

流通纪念币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纪念币发行量是普制币精制币的总和,所以参与流通的主体是普制币,精制币也属于流通币,而样币属于工作币,禁止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纪念币的时期划分

钱币市场及钱币收藏者习惯上把1995年“金丝猴”及以前的纪念币称作为早期普通纪念币,1996年“伟人朱德”及以后的纪念币称作后期普通纪念币。划分依据主要是发行量及精制币装帧、工艺方面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精制币的装帧单位较多,装帧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后期精制币制造工艺稳定、精制程度较高,精品大量出现。不但由康银阁统一装帧,而且装帧数量大幅度提高,多以20000套为主,关键是开始大规模向国内收藏市场销售,所以目前收藏难度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值得收藏的最有价值的流通纪念币

一、精制币。精制币既可以流通,也可以收藏。由于是经过特殊的生产工艺铸造,采用装帧方式包装、产量极少,所以精制币基本上是主要作礼品或收藏品。尤其是早期的精制币品种丰富,制作精美,数量稀少,深受市场及爱好者的欢迎。现代流通硬币按照珍稀程度、学术地位、精美度,排出中国现代流通硬币八大珍、八小珍。而早期的精制币就占半壁江山,由此可见早期精制币的珍稀及收藏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普制币。精制币的主要功能为收藏,一般不参与流通,而普通币是参与流通的主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行量较大,收藏者都很熟悉,收藏难度不大。由于早期普通纪念币的发行时间早,发行量较少,制度不完善,信息闭塞且收藏观念淡薄,所以诞生了流通纪念币普制币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建行币。建行币全称为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币。发行于1988年12月1日,发行量为206.8万枚。建行币发行模式特殊,是作为银行员工的福利进行内部发行,市面上的流通量稀少,那时期钱币收藏行业还未完全形成,民众的收藏观念淡薄,流通消耗明显,留下数量稀少,加上资本炒作一币难求,以价格3000+遥遥领先其他普通纪念币,莫名其妙便成了“币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宁夏币。宁夏币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发行于1988年09月20日,发行量为156万枚,是我国普通纪念币史上发行量最少的一枚纪念币。主景图案为银川南关清真寺,背面为回族姑娘采枸杞图,同圆上方为贺兰山图景。设计极具民族特色、艺术欣赏价值高。宁夏币与建行币的情况相似,也是发行制度与收藏观念的问题。宁夏币当时主要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发行,流通范围较小,同样也因如此,认可度要低于建行币,故错失币王宝座。以千元左右的价格屈居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其他。早期普通纪念币除了以上两枚外,还不乏值得收藏的精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它是我国首套普通纪念币;六运会纪念币不仅发行量少,而且还是唯一面值为一角的纪念币;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期普通纪念币因发行量问题演变成大众纪念品,收藏难度不大,多以卷盒币收藏为主。收藏方向主要是系列题材的龙头币为主,以套集藏为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纪念币的收藏价值是由纪念币本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欣赏价值等决定,和本身的材料价值无关。由于属于流通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一般等价物功能,每一枚都将留下历史的脚印。普通纪念币除了具有流通币的价值以外,还有纪念、宣传主题的功能,因此每一枚都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