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产城观察网

视觉 | 梁秀杰

责编 | 韩玮烨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以及信息系统的载体,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体系中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数据中心(IDC)行业发展概况。

行业发展情况

1、政策支持:鼓励与限制性并存

一方面,相关产业政策持续完善,2012-2022年十年间,国务院、发改委等国家部门持续发布数据中心相关政策。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及“统筹绿色数据中心布局”开始;2016年工信部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IDC 产业统筹建设做出了详细规划;到2022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也提出启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并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动数据中心高质、协同创新发展。

图片来源:亿翰华南研究院整理

另一方面,核心城市能耗、用地指标进一步缩紧,绿色低碳成为新的发展要求。北京、广州、深圳、杭州、上海等IDC产业发展较为领先城市均对项目新建、改建、扩建PUE做出了明确要求,全国对于数据中心PUE也提出了明确规划。

图片来源:亿翰华南研究院整理

2、市场前景:IDC成为发展刚需,长期需求可管

5G等传输技术推进及云计算云数据等产业的发展,云计算等提振了市场景气度,驱动IDC行业发展新动能。IDC产业下游客户中,云计算和互联网公司占据了较大比重,分别占比37%和25%,另外,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也是IDC行业下游的主要客户,分别占19%和12%的比重。随着云化趋势加速推进,云服务商仍是传统IDC行业主要采购方,预计未来收益将持续增长。

图:2018-2025年中国云计算业务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IDC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2021年,中国整体IDC业务市场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达到3012.7亿元,同比增长34.6%,与2020年相比,增速有所放缓;未来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预计到2024年,规模将达到6122.5亿元,增速或持续放缓。

图:2015-2024年中国整体IDC业务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科智咨询

3、IDC行业产业链

IDC行业整体呈三层产业结构,上中下游分别是基建和设备提供方、IDC服务方及最终客户方。上游行业主要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基础运营商等;中游行业主要以运营数据中心和第三方数据中心为主的IDC服务方、下游主要以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用户端为主。

图片来源:亿翰华南研究院整理

4、行业竞争格局:基础电信运营商占主导

行业主要形成以三大基础运营商为主导,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共同参与的竞争格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为主的三大基础运营商占据了我国数据中心超50%的市场份额。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主要以万国数据、数据港、世纪互联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共同占据了我国数据中心45%的市场份额。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市场竞争逐年加剧,存在龙头效应,但趋势逐步减缓,长尾效应逐渐增加,主要源自数据中心市场吸引力大,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新进入者不断涌现,后起之秀加速追赶。

图:我国数据中心数据份额(以2021年业务收入计算)

数据来源:IDC、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主流商业模式及典型企业

1、主流商业模式及主要运营商

我国第三方数据中心按照机房产权归属及建设方式的角度,可分为自建机房、租赁机房、承接大客户定制化需求以及轻资产衍生模式四种主流商业模式。

表:第三方IDC主要商业模式及主要优缺点对比

目前,我国以万国数据、世纪互联、数据港、光环新网等龙头企业为带领的第三方IDC厂商正在快速崛起,并且正在凭借自身优势逐步抢占市场份额。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主要第三方IDC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头部区域,主要业务模式都以批发为主,部分企业额外增加零售、定制业务模式。

表:国内第三方IDC代表运营商主要信息

2、典型企业-数据港

数据港是拥有国资背景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头部服务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作为国资上市企业,企业在能耗指标获取、信贷借款方面也具备优势,资金成本较低。

在业务模式方面,数据港主要以批发型为主、零售型为辅。客户群体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巨头,横纵双向拓展客群。公司2009年成立之初,首个定制数据中心即为阿里巴巴,并持续纵向深耕阿里巴巴业务线,长期稳定合作;同时,公司横向扩展客户群体,十余年来先后同腾讯、百度、网易、平安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营收确定性高。

图:数据港历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及占比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在营收方面,数据港从长三角起步,近年来不断开展业务纵向和横向的扩张,深耕华东、华北、华南市场;分区域来看,河北、浙江、上海、深圳是核心收入贡献地区,合计达80%。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 12.1亿元,同比增长 32.6%,主要系新项目交付产生的运营收入增加所致,其中 IDC 服务业 12.03 亿,同比增长 37.3%,IDC 解决方案 104.2 万元,同比下降96.8%,云服务收入147.3万,同比增长 137.7%,近四年CAGR达10%。毛利方面,持续保持稳定,近四年均值35%,处行业高位。

图:数据港2018-2021年营业收入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行业进入相关要求

1、行业壁垒

IDC在建设前需要4证,其中牌照是开展IDC业务的关键壁垒。

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许可:IDC项目所用土地通常为工业用地,除通常会有一些如投资强度、税收指标等产业用地惯常的使用条件,而且还可能有对土地转让、出租的限制;土地方面,部分一线城市对IDC用地的区位做出明确要求,如上海要求IDC项目建设宜在外环以外区域,需按相关部分要求进行建设。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常情况下,IDC项目备案机关是当地发展和改革部门或者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IDC项目备案为告知性备案,项目备案机关收到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不过有事中和事后监管,且不排除事后撤销备案的可能性。

符合节能审查意见:IDC项目节能审查的重要指标是PUE值,即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相关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方能进行建设。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只有持牌企业才能运营IDC,政策规定从事电信业务的,需要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没有取得许可证的服务器属于非法服务器,将不能上线。

另外,资源禀赋也是决定是否能成功跨入IDC行业的关键。IDC行业对资金需求较大,比较考验企业资金的运转能力。典型企业数据中心项目的资金回报期平均长达 7 年,对构建 IDC 的企业融资压力较大。电力也是构建竞争壁垒的重要条件之一,IDC 的主要部件为服务器及配套散热设备,电力保障是首要条件,数据显示,电力占整体运营成本的57%。同时,电力要素也是数据中心等级认证(如国际上较为知名的 Uptime、TSI、LEED 等认证)的关键,是构建竞争壁垒的重要条件;再者,项目电力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审批等流程,没有实力、背景的企业很难进场。

图:典型数据中心企业新增发项目资金投入及回收期情况

2、主要挑战

宏观政策风险:产业监管和限制日趋趋严,对第三方数据运营商数据中心业务的扩张带来调整,企业需紧跟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有效应对风险。

行业竞争风险:近年来,国家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大力促进新基建投资,引起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吸引众多不同领域投资者进驻,市场竞争加剧,分割行业利润。

市场波动风险:数据中心行业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方面的特征,此外还面临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数据竞争、投资标的收购进展及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目的及投资收益能否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研发风险:IDC企业运营商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和投入方向是企业需审慎决策的问题,将对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影响,若投入过多,会导致经营成本上升;反之,则可能面临客户流失、营业收入下降的风险。

3、企业核心能力要求

IDC行业具有开发建设性质、长期运营性质等的特征,相关企业需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综合运营能力等。对于数据中心项目,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拿到“入场券”的建设期,在这个阶段,企业投入巨大,考验企业持续融资输血能力,需要企业具备融资能力、规划能力、交付能力;接下来是企业“活下来”的爬坡期,在这个阶段,企业运营成本较高,业绩增长需快速爬坡来摊薄成本,运维技术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生存壁垒是决定关键,需要企业具备成本管控和获客能力;最后是企业“活得好”的成熟期,这个时期企业的毛利率依赖于公司的资源禀赋,公司可以通过整合收购来增厚营收规模。

4、行业进入相关建议

对于业务布局,企业可以重点关注环一线、二线及部分重点规划的节点城市,实现资源卡位。具体城市可以关注大湾区广深及周边东莞、惠州、韶关、梅州等节点城市;长三角上海、江苏;京津冀北京以及其他骨干节点城市如西安、武汉、成都、内蒙古等。建议优先关注大湾区核心一二线城市及周边的布局机会,然后由点及面,逐步扩大布局面。

对于切入方式,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合作和收并购两种方式。针对收并购方式,企业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来借助自身融资优势,扩大业务规模:首先是是考虑直接收购成熟的数据中心项目,减少建设周期,降低转型难度,部分融资便捷、资金充足、组织灵活的第三方数据运营商,均有通过收并购快速扩储的案例,如万国数据为增加北京区域的业务布局,以38亿收购顺义区大型数据中心;宝能创展以16.5亿收购鹏博士旗下5个数据中心9个机楼。二是考虑资源类收购,重点关注获批的能耗额度、土地使用权、厂房建筑等, 储备优质地段的核心资源。针对合作方式,企业可以通过放大自身国企背书,来扩大自身“朋友圈”。企业可与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的IDC运营商合作,间接取长补短,如万国数据、数据港、世纪互联等。另外,可以通过合作方式绑定优质大客户资源,与大客户合作有机会获取更多订单,提升上架率,获得更多收入,覆盖高额折旧摊销成本,如奥飞数据、数据港等企业都先后与快手、阿里、百度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绑定大客户将保障公司需求端持续增长。

#睿和智库2022年系列活动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加入睿和智库个人会员,即可参加更多精彩活动!

1

1

Q2长租公寓30强!政策催熟、头部企业内卷严重丨睿和研究